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思想理论来源于实践并且是为实践服务的,二者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是批判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从现实实际出发,但这不单单是对现实的如实反映,马克思主义是从“人的高度”批判现实,并为现实社会提供能动的建构原则和理想的坐标。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所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但是,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如果仅仅强调理论符合现实、趋向现实,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上片面强调这一点,那么社会主义就可能被理解为没有理想、没有追求,只顾眼前现实,失去了批判和反思。这种功利主义态度将会使马克思主义失去它应有的人文关怀和思想魅力,将会影响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作为人谁会仅仅把物质东西的满足当作自己的信仰,用马克思的话说,这只是动物的机能,不是人的机能。我们的生活如果离开了批判和反思,将导致意义的丧失和道德的真空。
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看家本领(2)
摘要:在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日益多样化的环境下,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学会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看待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是人生中一个看家本领。由此可见,仅仅站在工具理性的立场上,就无法使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所蕴含的真正的人文关怀。
- “四个伟大”: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2017-10-30
- 王良: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2017-10-30
- 张明仓: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基本经验2017-10-30
- 魏晓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大突破2017-10-30
- 冯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2017-10-27
-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2017-10-27
- 凌菲霞:马克思研究的两种进路2017-10-26
- 冯鹏志:让理论永远跟上时代2017-10-25
- 马健:把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2017-10-25
- 杨军:思想魅力与理论特质2017-10-24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北京24项新举措提振消费成色足
- 高效办成一件事 丝发必兴利民情
- 铭记抗战历史,激发一往无前的奋进力量
- 铭记抗战历史 汲取奋进力量
- 讲好抗战故事,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
- 纪念百团大战,在铭记历史中笃定前行
- 机器人足球比赛,有何深意?
- 中小企业韧劲足,中国经济活力强
- 文化遗产保护应多些“主动防御”
- 如何打通青年就业“最后一公里”?
精选视频
为什么要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理论看点 |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为民营经济发展加油打气
新时代重拳反腐对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作用
邓小平南方谈话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推动市场化趋向的改革
【党员课堂】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历程看新时代重拳反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