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思想理论来源于实践并且是为实践服务的,二者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是批判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从现实实际出发,但这不单单是对现实的如实反映,马克思主义是从“人的高度”批判现实,并为现实社会提供能动的建构原则和理想的坐标。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所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但是,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如果仅仅强调理论符合现实、趋向现实,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上片面强调这一点,那么社会主义就可能被理解为没有理想、没有追求,只顾眼前现实,失去了批判和反思。这种功利主义态度将会使马克思主义失去它应有的人文关怀和思想魅力,将会影响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作为人谁会仅仅把物质东西的满足当作自己的信仰,用马克思的话说,这只是动物的机能,不是人的机能。我们的生活如果离开了批判和反思,将导致意义的丧失和道德的真空。
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看家本领(2)
- 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中的“原理性创新”2025-07-29
- 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中的“原理性创新”2025-07-29
- 继承和弘扬《寻乌调查》的优良传统2025-06-10
- 把握“改进调查研究”的意蕴与方法2025-04-01
- 遵义会议的历史地位和价值2025-01-17
- 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2025-01-15
- 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2025-01-15
- 遵义会议与中国革命道路2025-01-15
- 从遵义会议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2025-01-10
- “三个更加注重”深化了我们党对改革问题的理论认识2024-08-02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李俭:继往开来:从“十四五”辉煌成就到坚定不移迈向“十五五”新征程
- 丁元竹:绘就新蓝图,开启新航程: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 “人工智能+”大会开启AI下一个十年新篇章
- 川南烟火越千山,泸州酒香醉江南
- 专家解读·十五五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 中国新“土特产”的华丽转身
- 制度人才产业共振,谱写北京科创新篇
- 全国网络普法行|e法善治,汇聚网络正能量
- 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产业领域协同创新发展
- “火车+文旅”让流动的风景成为消费新引擎
精选视频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三新并进”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行稳致远的核心密码
【理论看点】林建华:“十五五”时期要巩固拓展优势、破除瓶颈制约、补强短板弱项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和重点任务
“十五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
“十五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