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应该肯定,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是现代化的重要参照系,也是实现其他方面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党的十八大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苏南地区有必要也有可能率先开启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对苏南地区来说,一开始就要明确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现代化建设目标,走科学发展的现代化之路,以新的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化,为全国的改革发展作出示范。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这种核心立场体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就是要求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的目标导向。邓小平同志1987年部署的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明确我国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本标准是,人均GN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现代化有国际标准,或者说有国际的参照系,大致的核心指标涉及:人均GDP过2万美元,高科技化,克服城乡二元结构,普及高等教育,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良好的生态环境,等等。这些现代化指标都要以人民的富裕幸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应该肯定,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是现代化的重要参照系,也是实现其他方面现代化的物质基础。2011年苏南5市的人均GDP超过1.2万美元,就人均GDP所达到的水平来说,苏南的经济发展已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是,只是在人均GDP上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不能说已经基本实现现代化。如果考虑到我国所要推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最为突出的是人民幸福的要求。实现这个标准首要的是人民收入的显著提高。2011年苏南地区人均居民收入接近5000美元,虽然在国内处于前列,但离中等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距离。我们所要确定的现代化指标必须把人均居民收入同人均GDP的指标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作为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就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取向。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只是反映在收入水平上。由小康到富裕,不仅是指居民收入的增长,不仅要求物质上富裕,还要求精神、文化上富有。经济越是发达,越是开放,人民的幸福要求越高。尤其是人民对健康,享受和发展,社会保障,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将越来越突出。这些都需要在以人为本的现代化目标导向中得到体现。

共同富裕本来就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理应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特征。在前一时期为了推动发展突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即使是在有着集体富裕和公共积累传统的苏南地区,虽然其城乡收入差距在全国是最低的,收入差距还是较大。现在由小康社会建设转向现代化建设,就有必要明确共同富裕的目标,由允许少数人先富起来转向让大多数人富起来。这就有个平均数和大多数的概念,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达到平均数水平,就可以避免平均数掩盖的社会差距。其内涵是普遍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逐步使其达到大多数。

社会主义现代化特色不仅体现在现代化目标的确定,更是体现在推进现代化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战略上。现代化不仅要求在人均GDP的数量上,更是要求在在国际竞争力、产业水平、创新能力、社会管理等方面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就要求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一般说来,工业化最早的地区,在其发展初期由于资源约束相对宽松,其发展方式确实是粗放的,甚至也带有掠夺(土地和环境资源)性。在其发展的进程中,资源和环境约束必然愈来愈紧。面对资源和市场两头在外的约束,苏南地区通过发展开放型经济,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支持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现在,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导致开放型经济的作用减弱,土地、能源、环境等资源不可持续供给的硬性约束问题已经明显显示。相应地粗放型发展方式不可持续。这种约束逼着苏南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寻求新的发展方式。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