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的文学世界

莫言的文学世界

摘要:杨扬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专职研究员。莫言的童年时期,恰好是“文革”前期以及整个“文革”时期,这一历史时段的文学记忆在很多当代中国作家笔下都有所呈现。

杨扬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专职研究员。1963年生,浙江余杭人。2003年获上海市 “曙光学者”,2005-2006年获哈佛燕京访问学者,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0年担任台湾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客座教授。担任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委和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终评委。主编 《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史料索引卷》、《莫言研究资料》,著作有《商务印书馆:民间出版业的兴衰》、《文学的年轮》和《文学的凝视》等。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各种评论都有,好的坏的,肯定的否定的,有的论争还十分激烈。在我看来,莫言是一位职业小说家,他的声誉是由小说创作带来的,所以,莫言的小说写得怎么样最应该引起大家的关注。作为一个研究者,我关注各种文学批评意见,但我最感兴趣的核心问题还是莫言的文学世界。莫言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作家,他的文学创作有什么特色,我自己又是如何评价莫言的文学成就,这是我今天想要与大家分享的。

一个讲故事的人

莫言在很多篇文章中谈到农村生活贫乏而无聊,他常常独自望着天空、水鸟喃喃絮语。这一细节在今天很多读者眼里是那么的富有诗意,却很少有人留意这一自言自语的行为方式给童年的莫言带来了什么。

莫言是一个怎样的作家呢?我们还是从他的成长经历来看比较客观。在《超越故乡》一文中,莫言说自己1955年2月出生于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一个农民家庭。这是个由13口人组成的大家庭,生活很贫困,他又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大人忙着干活,无暇顾及他。莫言和他大哥年龄相差很多,莫言念小学时,他大哥已经在读大学。一般的评论文章都没有谈到大哥对莫言文学道路的影响,但我以为大哥的影响很重要,他不仅是家里孩子们的榜样,而且在莫言的成长过程中给予莫言很多实实在在的帮助。莫言在多篇散文中说,小时候最高兴的事情之一,就是寒暑假大哥回来,他偷偷地将大哥的校徽别在衣服上,在村里招摇地走来走去。还有就是大哥留下的一堆书籍,是他小时候的文学食粮,从中莫言第一次接触到了茅盾、曹禺、赵树理等现代作家的作品。

莫言在《讲故事的人》中,深情地讲述了自己记忆中最早的事、最痛苦的事、最难忘的事、最后悔的事,而这些事都与自己的母亲有关。莫言的母亲1922年生,1994年逝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我曾问过莫言,你记忆中最难过的事是什么,莫言毫不犹豫地说,是听到母亲长长叹息。每当听到母亲不经意间发出的长长叹息,莫言内心特别难过。那么母亲为什么要叹息,而莫言又为什么害怕听到母亲的叹息呢?因为母亲为家里这个最小的孩子而担心、焦虑。

莫言在很多篇文章中谈到自己12岁辍学后,回家放羊。农村生活贫乏而无聊,他常常独自望着天空、水鸟喃喃絮语。这一细节在今天很多读者眼里是那么的富有诗意,却很少有人留意这一自言自语的行为方式给童年的莫言带来了什么。假如自己家里的孩子经常一个人念念有词、自言自语,做家长的会怎么想,周围的人会怎么想?我想很可能会为孩子的精神状况担忧。尤其在农村,很多人一定会觉得这孩子精神可能有点不正常。莫言的母亲最担忧的大概也是自己的孩子会不会有“神经病”。有“神经病”的莫言在1976年2月,应征入伍,离开家乡,开始了另一种人生。

从1976年2月参军,至1984年8月31日到解放军艺术学院报到,这一段时间里,对莫言来说,有几件事记忆深刻。第一件事是1978年部队通知莫言可以报考郑州解放军工程技术大学,学习计算机终端技术。这对于只有小学毕业的莫言来说,真是一件为难的事。第二件事是1979年秋,莫言与老家的姑娘杜勤兰结婚,结婚后两星期,莫言从黄县调到保定。第三件事是1981年保定的文学杂志《莲池》,在第五期刊发了莫言的处女作 《春夜雨霏霏》,第二年第二期又刊发了他的《丑兵》,第五期刊发了《因为孩子》。三篇作品的发表改变了莫言的个人命运。1982年夏,莫言被特批提干,1983年调到北京附近的部队机关工作,1984年8月被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录取,从此,莫言的命运真正跟文学联系到一起。

从1984年8月31日到解放军艺术学院报到,到1985年 《中国作家》第二期刊发莫言的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莫言的名字开始与中国当代文学最优秀的作家联系在一起。莫言在一篇文章中称这一时期是自己的 “黄金时期”。1994年 1月 29日,莫言的母亲病逝,莫言无限悲伤。这年秋天他开始构思 《丰乳肥臀》,1995年底发表,获得了10万元的“大家文学奖”。但随即招致批评和行政干预,莫言不得不考虑离开部队。1997年莫言转业到 《检察日报》。这一段时间,可能是莫言内心最为痛苦的时期,几乎没有什么创作。一直到1997年,才着手《檀香刑》的写作。《丰乳肥臀》引发的批判,让莫言真切地体会到一个作家在社会生活中的真实处境。在对社会现实的态度上,莫言最愿意说的话,就是文学比政治更开阔。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