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政”时代官员该如何在网上“说话”(2)

“微政”时代官员该如何在网上“说话”(2)

5月17日,昆明市长李文荣在新浪开通微博,他说:“今天我开通了新浪微博,希望能再次搭建一座与大家坦诚沟通的桥梁。我愿意倾听你们对昆明建 设发展的意见,我和我的同事们将认真研究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这是@昆明市长的第一条微博。短短6小时,他的粉丝数就超过2万。

然而,开博客、上微博仅仅是政府信息公开外在化的一种形式,更为重要的是观念。“我们的官员要转变观念,从内心深处接受公众监督;官员要有诚 意、要端正心态;不仅要有好的方法,还要提升官员素质”,国家行政学院汪玉凯教授认为,“不要抱着应对的心态,而是要把老百姓放到重要的地位上,面对老百 姓心态要正要放下身段。”

“最重要的还是公开透明。现在有些官员根本就不用和媒体打交道,也不用和公众交流。在社会各项管理工作中,官员就要面对媒体,要把老百姓放在心上,主动地公开透明”,中国人民大学刘海龙副教授说。

除了官员个人层面,政务公开的另一个现实问题是,政务公开的制度规范和建设仍不完整。武和平认为,“观念、方法、机制三者缺一不可。我们要建立完善发言人发布制度、互联网空间与网民的交流机制等一系列制度,用制度来规范政务公开”。

消减情绪上的对立、缩小信息鸿沟,需要各级领导干部端正自己的心态、站在媒体和公众的角度与老百姓坦诚相待,最大限度地满足公民对政务信息的合理需求,让政府在阳光下运行。

不恐媒、不拒媒,在微政时代,理当做一个与民众坦诚相见、“会说话”的干部。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