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计算方式的演进和变化
大家在思考信息技术时,可能更多地从前两个层次出发,例如用的是什么样的新手机,使用的是2G还是3G网络等。其实,未来能让信息技术得到更广泛应用的是计算方式的改变。我们最早的计算机都是放在机房里的,因为成本太高,每人不可能拥有一台计算机。到后来,每家都可以有一台计算机,甚至是每个人有一台。再后来,有了互联网之后,设备之间可以相互连接,这个时候就涉及到一些问题,比如说要和别人分享信息的时候,要怎么获得信息呢?是拿U盘拷,还是把信息放到一个公共平台上,谁都能从上面获取,而且数据平台越来越虚拟化,最后就变成我们说的云计算。
云计算是什么?我们常讲,数据在云端,软件在云端,服务在云端,管理在云端,那云端到底是什么?是东西都在天空中飘着,现实生活中什么都没有吗?我想花钱了,在网上一敲,就把东西买了,就把钱支付了。我用百度搜索信息,信息从哪儿来的,对我来讲不重要,重要的是我通过这种搜索工具能够获得信息。
云是什么概念?我举个例子,就像家里自来水一样。为了喝上干净的自来水,我们家里有没有必要建一个自来水厂?显然不需要。只需要把水龙头打开就可以获得要喝的水。云计算给大家提供了一种模式,其实就类似自来水一样。未来你想获得什么东西,不需要有很大的硬盘,也不需要你的电脑有非常强的处理能力,只要需要,随时随地可以获得。这种新型计算,在无所不在的网络环境下给大家带来了一种新的信息获得方式或者是信息使用模式。另外,由于云计算,终端也发展。以前,我们要背个挺沉的笔记本电脑,现在只要带一个手机或是iPad。而且终端还在进一步演化。现在微软、谷歌、苹果都在研发智能眼镜。云计算甚至能让我们随时随地获得世界上的任何东西的想法变成现实。
正因为云计算的这种模式,使网络资源得到最大化的运用。而这种网络化资源一定是全球性的。个人的电脑配置再高、硬盘再大,计算能力和存储量始终是有限的。以前,我们写论文、查资料,收集很多东西,就用硬盘存下来,越存越多,硬盘越换越大,但等真正要用的时候,就发现从硬盘里找太难,反而回头再到网上去搜索。将来移动硬盘的容量就没有必要那么大了,也没有必要什么都存,因为在网上就可以信手拈来,这就是云。有了云计算这种模式,那么全世界的资源就可以为我所用,而且这些信息不在我的个人电脑里。即使我的电脑坏掉了或者被偷走了,但由于信息都存在云端,就像家里的水龙头坏了,再换一个水龙头,水还是一样流出来。云计算使得全球性的网络平台变成个人的计算平台、分享模式。所以,云计算远远超过了单个设备的能力,使所有的扩展性资源实现按需服务。云计算是共享性的,加上在信息技术里的开放性意识,甚至开放原代码,甚至有人讨论这种网络分享形态到底是共产主义还是资本主义?是贡献的信息多,收益就多;还是所有知识都是开放的,对整个社会产生更大的效益。所以,有人说未来的网络、云计算会导致所谓的网络共产主义,实现按需服务、按需供给,这方面与共产主义的概念是一致的。
再举个例子,智能交通是智慧城市里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智能交通取决于道路基础设施、采集设备等。我们现在用的最多的就是摄像设备、电子指示牌,还有交警手持设备终端、GPS等。这些东西要么是感知设备,要么是信息获取设备,而政府的管理都体现在后台非常巨大的数据系统,或者将来一种云服务的概念。虽然现在叫云,但更多的还是数据平台。如果真正是一个交通云,它就不单体现交通部门的信息,人口、道路情况,甚至是小区、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分布情况都集中在一个更大的平台上。在这个平台上,进行交通管理更容易、更方便,没有必要给每个人都配置最先进的设备,没有必要使用一些昂贵的平台。云平台会给大家提供一个更加高效、更加廉价、更加有利于分享的平台。
云计算的成本如何?首先,它有更低的硬件成本。因为不需要那么大的硬盘了,也不需要那么快的处理速度,硬件可以做的更小、更省电、更容易携带。其次,云计算的资源是通过泛在的网络来提供的,因此有更高的利用率。如果使用云计算,成本将便宜30倍,这就带来了收益率。
总结一下,从信息技术看,信息技术产品本身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处理能力越来越高,存量越来越大,处理速度越来越快。从网络技术来看,带宽越来越宽,速度越来越快,性能越来越高,网络越来越泛在。再加上新摩尔定律,感知技术、电源技术、物联网等的发展,以及新计算的模式。信息化给大家展示了有以下特征的一个美好前景:第一,泛在性,无所不在;第二,虚拟化,是一种云计算的模式;第三,智能化;第四,交互性。这些特征将显著改变政府部门的管理与服务、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状态和模式。
正是因为有了信息技术层面的发展,未来会进入一个智慧时代。智慧时代既是一次发展浪潮,也是一种发展机遇。我们要把智慧的理念、工具、平台使用好,融入到我们政府管理里面去,改进政府管理服务,处理好政府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智慧城市的发展与前景
智慧城市是信息技术不断演进的一个最典型的应用。正是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智慧城市越来越成为政府尤其是城市政府未来改进管理和服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到底什么是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应用和发展到底体现在哪个层面上?国内外的智慧城市战略是什么?
最早,IBM在2008年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智慧地球”是基于3S技术提出的,即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相结合。也就是通过一些传感器、感知设备把政府要管理的铁路、桥梁等基础设施联网,与人的系统连接起来,实现更加精细化的、更加动态化的管理。
2009年底,IBM提出了“智慧城市”的概念。人们开始关注智慧城市。
2010年上海世博会让人们对智慧城市的认识更进了一步。世博会的门票里有一张芯片。这个芯片不单只是进门刷卡做一个记录,芯片记录参观者信息,提供参观者在何处参观,各个场馆人流情况等信息。世博会就像一个示范区一样,让大家真正体验到智慧城市的理念。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