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与社会管理创新(5)

摘要:所谓智慧城市,就是把城市功能的六大核心系统——组织(人)、业务(政务)、交通、通讯、水和能源,利用技术集成起来。正因为有了信息技术层面的发展,未来社会进入一个智慧时代,它既是一次发展浪潮也是一种发展机遇。有人说未来的网络、云计算会导致所谓的网络共产主义,实现按需服务,按需供给。

                                     智慧城市与社会管理创新

我一开始就讲了,信息技术作为一个工具对我们的管理和服务产生作用。这个工具日益与管理活动相结合,在某种层面上改变了我们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一方面是技术手段、环境、产品不断演进,另一方面是政府的理念也在不断转型。在社会管理创新领域,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管理模式越来越朝着一种善治的模式来发展。

善治的模式是什么?联合国概括了政府善治的八个特征:参与、法治、透明、回应式治理、共识、公平和包容、有效和效率、问责。这八个特征也贯穿于我国政府改革的目标之中。

第一,社会参与。这种理念使我们政府不再更多关注于政府自身,而是更多关注外部,尤其是关注政府和外部的关系,强调参与的治理。这跟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提出的社会管理创新概念是一致的。我们的社会管理是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下,强调公众参与,强调社会管理。在推动服务型政府改革过程中,这种理念得到彰显。比如,一些地方政府建设行风政风评议平台,让社会对政府的运作进行打分,进行评价。像政务公开,让政府文件、决策事项、决策过程向老百姓公开。公开,一方面是监督,另一方面更多的是让老百姓的诉求能够得以体现。另外,很多地方还搞了很多诸如听证会、网络问政平台、市长信箱、书记信箱,就是想建构一个渠道引入更多的社会参与。特别是web2.0出来以后,政府的管理从单向到双向互动式发展。而web2.0相当于政府实施管理从原来贴公告的模式转变为市长现场办公会模式,利用一个让公众都可以访问的微博平台、问政平台,像开现场办公会一样地解决问题。第二,依法行政。第三,透明化治理。政务公开和参与是相辅相成的。第四,回应性治理。北京市西城区构建全响应式社会服务管理平台。什么是全响应式社会服务管理平台?就是政府部门能够快速掌握服务对象的需求,并及时做出回应;服务对象也能够及时掌握政府部门发布的信息,并及时处理响应,特别是在紧急事件发生的时候。由于信息技术的推进和深入使用,如果不能很好地回应老百姓的诉求,政府可能在某些方面就会受到挑战。第五,共识取向治理。从政府合法性角度来讲,政府和社会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是政府的合法性来自于社会。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这个理念在进一步得到强化,甚至在价值观念上也影响我们。网络一旦泛在化之后,每一个人都想表达,可以说每个人手上都有一个麦克风,使每个人都成为政治活动中的一员。将来政治的模式要转型,转向全民政治或全民参与的方式,任何人都可以进行网络表达。如果政府的一些做法不能形成共识的话,有时候会有风险。第六,公平公开。第七,效能效率。第八,尽职尽责。这些都不展开讲了。这就是信息技术给政府自身转型所带来的一个基本取向。

越来越融入更多的信息技术的一种善治的模式,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来强调参与性、透明性,强调对公众需求的回应,强调一种共识取向,强调公平和效率。这是我们所面对的一个基本取向,它是一个社会规律,而且会随着网络越来越泛在化,这方面的诉求会更多。从最初的一些网络开发建设,到越来越多地强调资源共享,强调结构重组,进行管理上的创新,最后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工作方式的改变,更多的是政府一种运作模式的改变,一种范式的变迁。

信息化越来越强调更多的公众参与,更多的互动性、参与性。所以,智慧城市在这些方面越来越体现出它的优势和价值。信息技术电子化服务演进的趋势,从内部逐渐往外部扩展,从原来强调单向的业务越来越强调双向的业务,越来越强调对外部的支持和服务。在这个过程里面,我们在进行社会管理创新时,强调知识的共享,强调各种工具、业务的融合,强调政府机构的重组。以各级行政服务中心为例,为什么要把服务集中在一个办事大厅里面?每项职能、每项业务都由不同部门来管理,原来老百姓、企业办事要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跑,现在强调管理的创新,实行一站式服务,不再让老百姓、企业四处跑了。这里面牵扯到信息的共享、业务的融合,还有组织结构的调整。说到大部制改革,大部制实质是什么?大部制的实质是减少行政事项,缩小行政权力,并在这个基础上精简机构。如果这些东西不改,那就是简单的合并。

信息技术促进社会管理创新,或者智慧城市促进社会管理创新有一个根本性理念的转变:从原来的管制型转变为服务型。在强调社会管理创新的时候,现在有两种不一致的观点。第一种观点是,之所以加强社会管理或者强调社会建设,根本目的是维稳。通过社区摄像头也好,各种信息采集也好,对人财物进行登记管理,就是为了掌握情况遇到问题好处理、好应对。第二种观点是,社会管理创新是给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务,通过管理方式、服务理念、服务平台的改进,业务的整合,让老百姓花更少的时间得到更加便利、更加好的服务。在现实中,这两个方面的需要都存在。

责任编辑:周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