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上“一超多强”局面 一时难变(2)

国际上“一超多强”局面 一时难变(2)

二、美国反恐战争受损,新兴国家群体崛起

2001年9月11日,在美国的经济和政治中心发生了一起堪与1941年“珍珠港事件”相比的恐怖袭击事件。恐怖分子劫持四架美国的民航飞机,其中,两架飞向纽约的世贸中心,摧毁了双子塔,两架飞向华盛顿,一架得逞撞击了五角大楼,一架在宾夕法尼亚尚克斯维尔坠毁。这次恐怖袭击共导致2977人死亡,其中死于纽约的有2753人,死于华盛顿的有184人,还有40人死在尚克斯维尔。再加上失踪者,共计3200人。这与死伤3784名美军的“珍珠港事件”大体相当。这两起事件之不同,在于“9·11”是美国本土自1812年(美英战争)以来遭遇的首次攻击,而且它是居住在国内的人进行的非正规军的攻击。这一攻击实现了“恐怖大亨”乌萨马·本·拉丹“寻求打击美国实力象征”之目的。

恐怖行动,古今中外都有。但是,“基地”组织首领本·拉丹制造的这起事件,可说是一起超级恐怖事件。其规模之大,策划之周密,伤亡之惨重,史无前例,令人震惊。这对于谋求“绝对安全”的超强的超级大国来说,对有某种神奇色彩的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来说,无疑是个打击,甚至是一个讽刺,他们很难以平常心对待这个问题。“9·11”事件发生后,笔者曾于2001年9月24日在香港《商报》发过一篇短文,题为《震惊世界影响深远》。文章在谈到美国的对策时认为:“关键要看美国当局对‘9·11’事件做出什么样的反应,是以疯狂对疯狂,还是以智慧对疯狂。从现在的情况看,可能是前者,而不是后者。”此后的大量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十年之后,美国的一些政要和专家学者也都承认了这一点。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网站在2011年8月29日发表的由戴维·罗特科普夫撰写的《“9·11”的黑洞》一文中认为:美国对“9·11”事件的过激反应“在很大程度上是非理性的”,“无论如何,我们的反应与引起这种反应的事件相比,不仅规模要大得多,而且后果也严重得多”。

世人皆知,当时被激怒的乔治·W.布什总统宣布:“美国进入战争状态”。他对各国的首脑说,“你们要么支持我们,要么支持恐怖分子”,非友即敌,执意要大打“反恐战争”,甚至把“反恐战争”定性为“新十字军东征”。阿富汗战争开打不久,他又先后提出了“邪恶轴心”论和“先发制人”论,准备扩大“反恐战争”。法国和德国这两个盟友不支持他打伊拉克,他就将它们打入“旧欧洲”之列。联合国不给他对萨达姆动武开绿灯,他就喝令“联合国靠边站”。小布什坚持单边黩武政策,同时打两场战争,结果使美国从“越南泥潭”脱身30年后,又陷入阿富汗和伊拉克泥潭,损兵折将,劳民伤财,以致美国前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不高兴地说“美国军队疲惫了,美国人民更加疲惫”,并警告说“今后任何国防部长如果再建议总统向亚洲或中东或非洲派遣大批美国地面部队,都应该检查一下脑子是否正常”(畅征:《美国独霸全球的20年》,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年版,第256—268页)。这是盖茨从两场战争中得到的刻骨铭心的教训。

第一场战争,是与反恐有关的阿富汗战争,代号为“持久自由行动”。此战争于2001年10月7日开战,如果美军和北约部队能按计划在2014年年底全部撤出,则历时13年零3个月。这是美国进行的一场最漫长的战争。第二场战争,是与反恐无关的“倒萨之战”。从2003年3月20日开战到2011年年底全部撤出美国战斗部队,历时近9年。这场战争的代号是“伊拉克自由行动”。美军10年的“自由行动”,已使有关国家的军民蒙受了巨大灾难。据统计,截至2011年年中,美国有6381名军人死亡,其雇佣兵有2300人死亡;伊拉克的安全人员死亡9922人,平民死亡12.5万人;阿富汗的安全人员死亡8756人,平民死亡1.17万人;巴基斯坦的安全人员死亡3520人,平民死亡3.56万人;还有168名记者和266名人道主义工作者为此丧生。所有为这两场战争送命的共计22.5万人。此外,还有365383名伤员,其中,包括美国兵9.9万人,美国雇佣兵5.1万人。另外,还因战争使350万伊拉克平民、300万阿富汗平民、100万巴基斯坦平民流离失所(《美国:“自由”的代价》,阿根廷《南南》网站2012年4月9日)。

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是美国在本世纪打的两场不对称的“非正规的战争”,它和20世纪在朝鲜和越南进行的两场战争的最大不同点是:伤亡少而耗费多。美军在朝鲜战争中,死伤14万余人,其中死亡36940人。在越南战争中,美军死亡58167人,伤153303人。到2011年年中,美军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死亡人数还没有它在朝鲜战争中死亡的人多。但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中的费用确实比在朝鲜和越南战争中的费用高得多,或曰“非常昂贵”。美国《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安妮·阿普尔鲍姆在她2011年9月4日发表的文章中说,美国为打“反恐战争”,“付出了过于高昂的代价”,“据统计,我们为此花费了大约3万亿美元”。而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加在一起的费用,还不到3000亿美元,其中,朝鲜战争估计花费了200亿美元,越南战争花费了近2000亿美元(畅征:《第三世界政治与经济》,河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69-70页)。

2011年9月11日,是“9·11”事件十周年纪念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施蒂格利茨于9月5日在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网站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题为:《“9·11”的代价》。其要点是:①布什发动“反恐战争”是错误的。文章指出:“乔治·W.布什总统应对这些袭击的行动损害美国的根本原则,破坏美国的经济,削弱美国的安全。”②政府无能使美国付出了不必要的巨大代价。作者与哈佛大学教授琳达·比尔姆斯在3年前计算的战争代价为“保守的数字是3万亿至5万亿美元”。此后,战争费用不断上升,回国军人50%有资格得到伤残补贴,现在已有60多万人在接受治疗。补贴金与治疗费,将达到6000亿至9000亿美元。③十年战争破坏了美国的经济。布什当选总统时,美国的财政盈余是GDP的2%,而今是债台高筑,赤字惊人,陷入金融经济危机。而他为战争选择的“筹资方式却不可原谅。这是历史上第一场完全靠‘赊账’进行的战争”。④反恐战争使美国的综合国力大为削弱。文章强调说:“美国的真正实力与其说在于军事和经济,不如说在于‘软实力’,在于道德威信。而这也遭到削弱:当美国破坏基本人权,比如人身权和不受酷刑虐待的权利时,美国对国际法的长久信守就遭到质疑。”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