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国陷入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旋涡而感到疲惫时,也正是新兴国家群体迅速崛起之时。但这些国家也并非突然而起,而是这些国家经历十年改革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是在新世纪伊始,出现了群起的苗头。因此,高盛公司资产管理董事长吉姆·奥尼尔于2001年年底提出了“金砖四国”(BRIC)这一概念,即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2011年南非加入后,改称“金砖国家”(BRICS)。2005年,他又将韩国、墨西哥、越南、伊朗、埃及、土耳其、印尼、菲律宾、巴基斯坦、孟加拉和尼日利亚等11国称“新钻11国”(Next-11,后备金砖)。在这两类新兴国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金砖国家”。它们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2%,拥有约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其经济总量约占全球经济总量的1/4。中国在2010年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巴西在2011年超过了英国,居世界第6位;俄罗斯也会很快超过英国。美国副国务卿威廉·伯恩斯在2011年11月4日说:印度“可能在20年内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美国说,印度崛起将重塑全球体系》,《印度战略》月刊2011年11月号)。
但是,在新兴国家群体中最抢眼的还是中国。在“金砖四国”中,中国发展最迅速,从2001年到2010年的10年内,国内生产总值从世界第7位上升到第2位。2011年中国GDP为471564亿元,约合7.4万亿美元,接近美国GDP的1/2。有人认为,中国将在2020年或2030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纵观两极格局终结后的国际风云变幻,可以看出,美国穷兵黩武,不仅削弱了自己的实力,也拖累了盟友,导致经济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持续蔓延,难以自救。美国这个往日的大债权国,而今已成了欠债15万多亿美元的大债务国。而新兴国家珍爱和平、谋求发展,一跃成为给人以希望的耀眼的新星,成了带动世界经济复苏的火车头。因为中国经济发展成就惊人,不仅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拥有3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又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于是就出现了G2论和“两超多强”论。
经济学家莫里茨·斯库拉里克与尼尔·弗格森在2006年共同提出了“中美国”(Chimerica)一词。2009年,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提出了G2概念,主张“成立一个非正式的两国集团”。2012年2月29日,日本中央大学法律系教授泷田贤治在日本《东泽经济》周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世界迎来“两超多强”时代》。这和G2论相比,稍有新意,但内涵相同。作者认为,冷战后,美国治理下的和平已成泡影,现在应是“‘两超多强’这种‘大国治理下的和平’格局”。不论是G2“中美共治”,还是“两超多强”共治,都难被世人接受。
首先,中国不赞成。因为它有悖于中国的理念。中国早就说过:永远不称霸!现在不称霸,将来经济发达了也不称霸。中国现在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GDP还不到6000美元。当国内生产总值赶上美国时,人均也只有1万多美元,只相当于美国人均GDP的1/4。2009年5月20日,温家宝总理在布拉格出席第11次中欧领导人会晤时,已就G2问题作了明确的表态。他说:“一两个国家或大国集团不可能解决全球的问题,多极化和多边主义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有人说,世界将形成中美共治的格局。这是毫无根据的,也是错误的。”“中国绝不谋求霸权。”
其次,美国不接受。因为美国想独霸全球,所以2010年1月27日,奥巴马总统在他发表的首份国情咨文中就宣布,他将誓死捍卫美国“世界第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并声称:“我决不接受美国成为第二。”美国宣布对亚洲新的战略调整,也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但是,能不能持久也令人怀疑。
“美国主导的世界新秩序已经凋零”,世界多极化越来越清晰,美国政要也不能不承认现实存在的“多极世界”。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2011年10月曾对记者说,“在一个……多极世界中,我们不可能挥着魔杖对中国、巴西或印度说停止增长,停止利用你的经济来施展力量”(畅征:《美国独霸全球的20年》,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年版,第133—134页)。欧盟是世界重要一极,它的27个成员国的经济总量超过了美国,已有17个成员国参加了欧元区,但它没有一支不受别人控制的欧盟军;俄罗斯是世界重要一极,它拥有能够摧毁美国的军事实力,但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还稍显不足;中国是世界重要一极,它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商品出口国、美国的第一大债权国,但人均GDP还不到1万美元,军事实力虽有所增强,但美国认为还落后它20年;印度和巴西等国也各有短长。相比之下,美国仍不失为一个“全能冠军”,即使不称其为唯一超级大国,也应称之为超强的超级大国。因此,“一超多强”的局面一时难以改变。
美国政要能看到“多极世界”这个现实,就是一个进步。应该放弃冷战思维,改变霸主心态,做一个多强中的一强,多极中的一极,平等待人,民主协商,合作共赢。应该承认世界的多样性,遵守《联合国宪章》规定的不干涉别国内政、不以武力相威胁的原则,尊重各国人民自己选择社会制度与发展道路,为建立和谐世界而共同努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