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镉大米”事件持续发酵 看日本曾如何“与镉作战”

摘要:民众“谈镉色变”不是没有来由。镉对于人体健康危害重大,当年日本富山县发生的“痛痛病”,就是镉环境污染进而导致人体慢性镉中毒的典型案例。

近来,镉大米事件持续发酵,广东连续两次查出17个批次的镉超标大米,有12个批次来自湖南。其中,湖南攸县3家涉事米厂被要求召回、下柜、责令停业整顿。

民众“谈镉色变”不是没有来由。镉对于人体健康危害重大,当年日本富山县发生的“痛痛病”,就是镉环境污染进而导致人体慢性镉中毒的典型案例。

上世纪70年代,日本政府开始重点治理镉污染,采取了立法、技术推广和设定镉浓度标准等多重措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日本近年来在防镉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获得了很大的成效。

镉污染引发痛痛病

痛痛病是由于位于岐阜县的三井金属矿业神冈事业所(神冈矿山)冶炼时产生的未处理污水在神通川下游的富山县妇负郡妇中町(现属富山市)引发的矿业公害,是日本首个公害病。

这种公害病的得名来自患者会痛苦地哭喊着“痛啊痛啊”。1955年,《富山新闻》记者八田清信采访当地的开业医生秋野升的时候,看到护士将患者称为“痛痛先生(女士)”,于是提议将这种病命名为“痛痛病”。

从江户时代开始,神冈矿山开始生产铜、银和铅等,虽然生产规模很小,但是已经有记录显示附近的农业和饮用水开始受损。从1886年“三井组”开始在这里生产到1972“痛痛病”诉讼判决,这里共向下游排放出了854吨镉。实际上,从上世纪10年代到70年代前半期,神通川下游的富山县妇负郡妇中町(现属富山市)就一直有痛痛病患者出现。1920年,神通川的稻谷就出现了矿山废水导致水稻发育迟缓,不能完全成熟的情况。

(图片:上世纪,日本镉污染引发“痛痛病”)

痛痛病以镉中毒引发的多发性近端肾小管功能障碍和骨软化症为主要特征,是一种慢性疾病。自然界中的镉积累在农畜水产品内,患者在镉污染地区常年居住,食用该地区生产的米和蔬菜等,饮用被镉污染的水,就会引发痛痛病。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