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沧桑》观后感—《共产党宣言》为中华民族复兴导航

《正道沧桑》观后感—《共产党宣言》为中华民族复兴导航

摘要:《共产党宣言》教育和影响了中国共产党一代伟人和栋梁。《共产党宣言》只有两万多个汉字,但这本薄薄的小册子,却是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信仰的思想起点。

《共产党宣言》教育和影响了中国共产党一代伟人和栋梁。《共产党宣言》只有两万多个汉字,但这本薄薄的小册子,却是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信仰的思想起点。

一本书可以开辟一个新的时代,一部经典可以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这部带给中华民族福音与光明的不朽著作,就是《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德文第一版封面。

 电视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第22至23集,记录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苦难探索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过程。在波澜壮阔、开天辟地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共产党宣言》不仅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而且指引了前进的方向,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来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共产党宣言》为中华民族指明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1848年鸦片战争之后,马克思就曾经预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即将爆炸的地雷上,使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爆发,这个危机一旦扩展到国外,直接随之而来的将是欧洲大陆的政治革命。1894年甲午海战的惨败,使古老的中国遭受了致命的打击,惊醒了沉睡的中华民族,许多仁人志士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和民族复兴的道路。然而,无论是洋务运动的“自强”道路,还是戊戌变法的改良道路都无法走通,一一失败。

19世纪末,孙中山流亡欧洲时,曾在马克思读书的大英博物馆学习和研究过《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著作。宋庆龄在纪念孙中山诞辰一百周年的文章中写道:孙中山在1896年流亡伦敦时,“社会主义就对他发生了吸引力。他督促留学生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这对孙中山制定和改造“三民主义”起了重要作用。在孙中山的影响下,资产阶级革命派虽然也大力宣传《共产党宣言》思想,介绍共产主义运动。但从本质上来说,孙中山领导的政党和他的“三民主义”仍没有跳出资产阶级的局限,所以,这就注定了一场貌似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只能以“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而告终。

随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的传播,《共产党宣言》成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思想旗帜和精神武器,而苏俄的实践则被视为现实版的《共产党宣言》。建立中国共产党、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两个“宣言”,就是直接参照《共产党宣言》拟定的,对于推动中国革命胜利起了重要作用。一个是1920年11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起草的“中国共产党宣言”。实际上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纲领草稿,其中既讲了共产党人的最终理想目标,要创造一个共产主义的新社会;又讲目前斗争的策略和任务,主张通过总罢工来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这是我们党对《共产党宣言》思想的最初应用,为后来党的纲领路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另一个是1929年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党部拟定的“共产党宣言”。实际上这是我党在井冈山根据地开展革命斗争和探索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道路的实践方案。其中既提出了党领导下的红军革命斗争的总任务,又讲到了革命斗争的十大政纲,这里的十大政纲领参照了《共产党宣言》中的十大纲领,但又结合了中国实际,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可见,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就是从学习践行《共产党宣言》开始。没有《共产党宣言》这一科学社会主义源头,就没有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尽管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征程中,已经走过近百年,但是,把《共产党宣言》扎根在中国的沃土,却是光辉历史的第一步。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