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改革红利要继续允许“摸着石头过河”(2)

释放改革红利要继续允许“摸着石头过河”(2)

从市场层面来看,要素资源的重新组合和优化配置还有巨大的潜力。“改革红利”的第二层含义指出,创造改革红利依赖于发挥市场作用,优化资源配置,更好地支撑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实现要素资源优化配置最重要的信号,而我国的资源性产品定价机制,还不能真实完全地反映资源价值,还不能充分发挥对经济行为、利益关系、经济活力、经济结构的积极调节引导作用,还不能为释放改革红利提高强有力的支撑。受到改革滞后影响,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等要素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还存在很大障碍,没有得到最优化配置。通过价格改革和破除垄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健全市场机制,还有很大的潜力,能够释放出巨大的改革红利。

从社会层面来看,让广大人民共享改革红利还有巨大的空间。“改革红利”的第三层含义指出,创造改革红利必须公平公正地分配改革红利,这是改革三十多年后利益关系变化的要求,是持续释放改革红利的保障。事实上,让广大人民共享改革红利,让改革的红利惠及全体人民,始终是我国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说我国前30年的改革,主要是广大人民创造改革红利的话,那么,未来三十年应当是广大人民共享改革红利的时代。

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的原则和路径

目前,关于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大家认识比较一致。关于深化改革的内容和重点虽有分歧,但分歧不大。比较难以形成共识的问题,集中在深化改革的方向和路径上。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必须认真总结经验,深入研究讨论,科学把握深化改革的方向和路径,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第一,牢牢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改革就是不断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过程,毋庸讳言,近些年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阶段,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比如收入差距过大、官员腐败寻租、公民权利受到侵害等,有些同志提出了一些非议,甚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产生怀疑和动摇。对此需要指出的是,发展中的问题要用发展的方法去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也必须用改革的办法去解决,不应因为具体问题而怀疑和否定改革的大方向。

第二,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各方面要求加快改革的呼声十分强烈,但改革达成共识、形成合力的难度也在加大。深化改革必然触及更深层的利益关系,涉及更广泛的领域,要求更综合的配套,这是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阶段的鲜明特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制度等方方面面的改革相互交织在一起,改革真正成为一项系统的庞大工程。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更难,只要真能以壮士割腕的决心和意志推进改革,相信不仅能够改变观念,也可以调整利益。

第三,深化改革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确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少人认为改革的方向已经解决,改革主要是靠问题导航,解决具体的问题。现在看问题越来越多,矛盾越来越复杂,更加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和精细设计。未来改革应该加强理论指导,强化顶层设计,有前瞻性和预见性,提前研判未来风险点在哪些地方,有准备有预案。党的十八大强调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增强改革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就是强调理论指导的重要性。

第四,要继续允许“摸着石头过河”。顶层设计不是坐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而是要把顶层设计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把20年后的改革任务路线图和时间表都设计得很清楚也有难度,社会问题具有复杂性和矛盾性,需要摸着石头过河。一方面,坚持搞好顶层设计,从全局上对改革的整体思路、战略取向进行通盘考虑,以加强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最大限度地减少改革的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坚持摸着石头过河,积极汲取广大人民的改革智慧,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自下而上、由易到难的渐进式改革路径。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