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突出评价考核的简洁性和严密性,评价过程“四步走”
规则是社会有序运转、人与人和谐共处的基本元素。党员“先锋指数”评价过程中,我们注重突出评价考核的简洁性和严密性,确保评价过程公平、公正、民主。一是时间上遵循精简原则。实行党员每月互评、支部半年评价、年终党内外总评,做到考核精简、压缩时间、促进工作。二是过程中遵循从严原则。严把评价组织关,召开不同层次的会议、以无记名填写评价打分表并当场收回汇总的方式进行评价;严把综合分析关,对评价结果逐条逐项进行分析和了解,为每个评价考核对象做出客观实际的评价;严把反馈公示关,以书面形式通知党员本人,以柱状图、曲线图等方式进行公示,接受党员和群众的监督,增加透明度。三是范围上遵循广泛原则。在参评人员范围的确定上突出向全体职工和向服务对象“两个延伸”,充分体现评价的民主化。
实践中,我们采取四个步骤对“先锋指数”进行评价和审核:一是党支部每月组织党员开展互评,根据评价结果,计算出每名党员的“月先锋指数值”。二是支委会每半年对每名党员进行一次评价,根据评价结果与党员“月先锋指数值”按一定比例计算,得出党员“半年先锋指数值”。三是党组织按党内和党外两个层面,在年终时组织召开民主测评大会,根据评价结果与党员“上半年和下半年先锋指数值”按一定比例计算,得出党员“年度先锋指数值”。四是上级党组织对党员的“先锋指数”评价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并审查,经审查无误,由党支部面向社会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三)突出考核评价的严肃性和长效性,结果运用“硬逗硬”
制度的生命力,关键在于执行和运用。“党员先锋指数评价体系”坚持以实绩论优劣,以实绩定奖惩,以实绩用干部,突出评价的严肃性和长效性,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约束作用。实践中,各机关党支部将“先锋指数”评价结果以绘制坐标曲线的方式进行公示,并建立“党员先锋指数台账”,以此作为党员和党务工作者评先评优、提拔使用、晋级晋职的重要依据。“先锋指数”高的党员,各类评先评优将优先推荐;“先锋指数”在60-70分的党员,将被诫勉谈话;评价结果在60分以下的党员,将按有关规定进行组织处理。以此,强化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增强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三、成效与反响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党员先锋指数评价体系”的制定和运用,为推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在理念、水平、效果上取得新的突破,做好新形势下的机关党建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党员服务发展意识明显增强,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
党员“先锋指数”评价为表彰先进、惩戒后进提供了重要依据。科学运用党员“先锋指数”评定结果,既使事业心强、工作勤奋、群众公认、实绩突出的党员得到肯定和鼓励,又对一些思想僵化、作风飘浮、纪律涣散、成绩平平的党员产生自警、自励、自醒的效果。目前,全区机关党员均把“先锋指数”作为心中的标杆,先进更先进、先进帮后进、后进赶先进蔚然成风。机关党员“先锋指数”平均值突破89分,比实施初期提高10.3分。5400多名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到一线知民情、解民怨、帮民富、促发展,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加突出。
(二)教育管理党员水平明显提高,党组织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根据评定结果绘制党员“先锋指数”曲线图并进行公示,一改长期以来评价党员“凭印象划圈圈,举手杆走过场”的状况,更利于党员接受其他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监督,经常“照镜”、“洗脸”,对照标准不断规范自我行为,推动管理从他律到自律转变。目前,全区各机关已制定完善党员教育管理制度58个,绘制“先锋指数曲线图”3000余幅,开展党员评价2万余场次。同时,每月一次的党员互评活动,提高了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丰富了组织生活的内容和形式,拓宽了党内民主渠道,增强了党员的组织归属感,提高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评价管理党员实效明显提升,结果运用机制进一步完善
党员“先锋指数”评价机制成功运用,使党员先进性评价更具客观性、科学性、长效性和可操作性。第一,“先锋指数”评价机制为党员提供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的平台,促进其找准位置和差距,自觉比、学、赶、帮、超,“创先争优”的氛围更加浓厚,形成一种积极的工作推动机制。第二,以支部为单位对党员月评、半年评和年度总评,定期进行分析和向党员反馈意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进一步完善了基层党组织管理机制。第三,把党员先锋指数值作为评选推荐和表彰“共产党员先锋岗”、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以及晋级晋职等的重要依据,并以此最大限度地激励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从而形成新的激励机制。第四,对年度先锋指数值在70分以下的党员或连续两年“年度先锋指数下降”的党员进行帮教,从而形成后进鞭策机制。第五,对年度先锋指数值在60分以下的党员,按规定和程序进行处理,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不合格党员处理机制。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党员“先锋指数”评价机制虽已实践近二年,也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处于探索阶段,仍需要根据社会环境、党员个体等情况的变化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我们将继续努力实践与探索,激发机关党组织和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我们党永葆先进性、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
专题相关:
在紫光阁网、宣讲家网开设“群众工作典型案例征集活动”专栏,及时通报进展动态,并登出全部案例。
联系人: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紫光阁》杂志社 屈辉 刘艳斌
联系电话:010-64002688; 010-64021512
邮政地址:北京市1709信箱 邮编:100017
速递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后街18号康铭大厦622房间
电子邮箱:qhww793@sina.com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