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沧桑》观后感—光辉的起点:山沟里的马列主义

《正道沧桑》观后感—光辉的起点:山沟里的马列主义

摘要:从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到如今我们迈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前后两条道路一脉相承、互相联接,有一个共同的起点,那就是“适合中国情况”,“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从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到如今我们迈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前后两条道路一脉相承、互相联接,有一个共同的起点,那就是“适合中国情况”,“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胜利的果实来之不易,道路的起点尤其珍贵。今后,无论我们走得多远,成就多大,都应该始终记住这个光辉起点。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诞生了共产党,中国革命跨上了新征程。但是,接下来如何用好马列主义,坚持什么样的马列主义,还是需要中国共产党认真解决的问题。《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第24集“革命新路”,一开篇就把这个问题严肃地摆到了观众面前: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八七”会议决定进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然而这时发动的城市武装起义却挫折不断,致使很多人对革命的前途感到茫然。现实逼迫人们思考:是不是俄国“十月革命”攻打中心城市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此路不通,那么革命的路又该怎样走?

井冈山会师

毛泽东开始用他独到的眼光审视一切,带领秋收起义队伍上了井冈山,创建起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在这里,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立足农村,开展土地革命,满足了农民千百年来对土地的期盼,“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在这里,“开天辟地第一回,人民有了子弟兵,”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原则,总结出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争方针,取得了“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辉煌胜利;在这里,留下了“朱德的扁担”那样动人的故事,树立起“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这样亲切的形象,展现了官兵一致、军民同心、党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优良传统;在这里,人们吃的是“红米饭”,喝的是“南瓜汤”,然而上下平等,大家要苦一块苦,所以始终保持了昂扬的斗志,诞生了光照千秋的井冈山精神……正是在创建革命根据地过程中,毛泽东总结实践经验,写出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路,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然而,毛泽东结合中国实际的创新之路,却受到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者的嘲弄和排斥。他们断言:“山沟里没有马列主义”,硬给革命根据地扣上“右倾机会主义”“富农路线”的帽子,实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甚至以同罪犯和敌人作斗争的方式来进行党内斗争,使无数好干部好同志蒙冤受屈,惨遭迫害;他们不接受一次次失败的教训,坚持走城市武装暴动的老路,幻想首先夺取一省或数省的胜利,甚至高喊什么“会师武汉”“饮马长江”;在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再一次面临生死存亡危机的严重关头,他们却认为不是中国、而是苏联面临日本帝国主义进攻的危险,提出“武装保卫苏联”这样完全脱离实际、严重脱离群众的口号;他们搬弄马列著作中的只言片语,断章取义,拉大旗作虎皮,包着自己去吓唬别人,而自称这一套是正宗的、纯粹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自己是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但是,事实是怎样证明的呢?毛泽东“山沟里的马列主义”,引导革命根据地不断发展扩大,欣欣向荣,根据地犹如铜墙铁壁,一次次粉碎敌人的围剿,“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昭示的是胜利,是光明,是希望,是信心;而“左”倾教条主义者虽然口号喊得漂亮,大话讲得动听,实际上却连“人是要吃饭的”“机关枪是能打死人的”这些基本道理都不懂,一味地把共产国际的指示教条化,把苏联的经验神圣化,结果使党在白区的力量损失百分之百,使根据地的力量损失百分之九十,中央红军不得不撤出苦心经营多年的根据地,被迫开始长征,这种“左”倾错误昭示的是失败,是灾难,是失望,是苦闷。他们把好好的根据地一块接一块地丢失了,按彭德怀的说法,这就是“崽卖爷田心不痛”!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