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内涵(2)

如何理解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内涵(2)

在重大对外问题上不能众口嘈杂

除了审视海外对中国崛起的看法,我们还有必要分析国内公众如何看待国家实力的不断上升。

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壮大,很多老百姓认为,一旦在国外遇到了麻烦,外交部门就应该出面灭火,否则就是软弱。应当指出,并非所有多元化的利益都与国家整体利益完全一致,少数个别或局部利益甚至损害到国家总体利益。例如,有的企业在国外的操作影响恶劣,严重败坏了国家的名誉与形象,这当然是不能允许的。

利益多元化不能要求国家外交服从每一个局部和个体利益,而理应是个体或局部利益服从国家整体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尽量达到两者的协调统一。同样,民意和舆论的多元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但并不意味着每个观点和看法都完全符合我国外交的政策和原则。

每个人观察、认知、判断事务的角度、知识程度、审视能力和思维方法不尽相同,有些难免对国际形势和我国外交认识上出现一定偏差以至错误。外交部门有责任加强与民众的沟通与引导,解疑释惑,正本清源。民众也有义务增进理性认识,了解并理解国家对外的方针政策和重大举措。

外交参与多元是值得欢迎的,民意大都反映出公众对涉外问题的想法和见解,有些也具有参考价值,有助于外交人员扩展视野和思路。但外交毕竟关系到国家利益的大局和全局,最终决策必须一元化,而不能多元化,在重大对外问题上,只能有一个正式声音,而不能众口嘈杂。既尊重民意,又不完全“顺应”民意,只有采取辩证的态度,才能充分发挥民意的正能量。

外交决策应由专门从事外交的专业人员来承担

从本质讲,国外对我国外交的评论,是基于他们的立场和利益诉求。国内对外交工作的意见,则是另一种性质,需要全面、客观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随着我国与世界的关系日益密切,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联系与互动更加紧密和频繁。国际形势的变化不仅影响到我国发展大局,也直接或间接与各种利益相关,而信息现代化发展,又为公众了解和参与国际事务提供了方便条件。国内各界和民意关注国际事务和外交工作,热情为外交出谋划策,总体而论,是公民关心国家大事的表现,反映出我国政治的进步和民众社会觉悟的提高。应该说,绝大多数人的态度是积极认真的。

但外交是处理国与国关系的科学和技巧,外交决策涉及到方方面面,是一项复杂的综合工程,需要原则性与灵活性恰如其分的有机结合。每一项对外决策,都要充分考虑多种有关因素,包括国家的外交政策、原则和根本利益,国际关系准则和惯例,事件本身的性质、历史背景、演变过程及与我国的利害关系等。这样的事务,非专业人员自然难以准确判断和应付,而是由专门从事外交的专业人员来承担。

在处理对外事务时,外交部门人员也非是全能的,每人只分担部分工作。我国外交部设有欧洲、美大、拉美、亚洲、亚非、非洲、欧亚、港澳台等地区司,分管与世界各个地区的外事工作,而每个司又设若干处,具体分管有关国家和地区。如美大司的美国处,主要负责有关美国的办案工作,人员又分别负责政治、国会、经济、文化等等具体业务。外交部还设有国际、国际经济、军控、条约法律、边海、政策规划、安全、领事、新闻、礼宾等业务司,负责有关各项专业性事务。国际上发生的任何事,都由有关司处密切跟踪,并视情进行处理。实际工作中,由一个处或一个司单独完成的案件较少,大都要同其他司处协商合办。重要案件,一般由主管的部领导召集有关司局共同研究处理方案。更重大的案件,则需同其他有关部委协商,还需经常听取和吸纳专家学者的看法和建议。凡是重要的案件,处理方案都须经处、司、部层层审议确定,报中央审批同意后,才能付诸实施。周恩来总理在世时,一再强调“外事无小事”,外交部人员至今都牢记着这一教导。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任何一件看似小事的涉外案件,处理不当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影响国家的利益或外交关系大局。

外交涉及一个国家的最高利益,任何国家的外交都极其慎重,不能草率行事。外交部负责国家日常的对外业务,在一般例行事项中可按既定原则自行处理。但凡决策性的问题,都需要请示报告,而无权自行其是。各国都是如此。了解外交的性质和决策过程,才能对外交工作有更好、更全面的理解。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