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荒 心慌 金融“空手道”还能玩多久?(2)

钱荒 心慌 金融“空手道”还能玩多久?(2)

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操作,银行信贷资产变成了“理财产品”、“信托”、“券商资产管理”等,轻松逃避了监管。银行为了利润就可以进一步放大杠杆,疯狂搞同业拆借,拼命发理财产品,乐此不疲地搞资金池,肆无忌惮玩短债长投等“走钢丝”游戏。

“银行依靠垄断牌照,联合信托、券商等金融机构玩起了‘空手道’,他们各自在这一融资链条上切取蛋糕,坐享丰厚利润。”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胜军说,“大量的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左手倒右手,却没有进入实体经济。”

这套“金融空手道”的危害不容忽视,资金在各个金融机构间循环往复获取利润,不仅提高了中国实体经济经营者的融资成本,也使风险不断积聚。

狙击货币“流弹” 把资金逼进实体经济

记者24日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央行日前下发通知,指出当前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处于合理水平,要求各金融机构强化流动性管理,促进货币环境稳定。

意味深长的是,面对来势汹汹的“钱荒”,中国央行安之若素,并没有释放更多的流动性。这一调控指向似乎在暗示,中国的货币政策已经开始由简单的数量调控逐渐转向质量和结构的优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认为,我们的信用扩张必须要跟实际经济的发展相匹配,否则容易引发金融危机乃至于整个经济危机。

“从源头上控制中国经济杠杆率过快上升势头,降低投资冲动对于抑制资产泡沫,控制金融风险变得尤为重要。”国家信息中心副研究员张茉楠说。

业内人士认为,央行面对“钱荒”坚持不“放水”,是对一些热衷炒资金的银行示警,本质上是要把钱逼进实体经济,不要再玩“高利贷式”空转。持续乱烧钱维持的低效益增长难以为继,银行应把信贷资源配置到推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领域中去。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表示,央行的举动耐人寻味,其实中国经济最大问题就是“流弹”太多,大量货币没有击中靶心,而是流向资产泡沫、产能过剩等领域。此轮“钱荒”并非因为货币政策收紧,而是要商业银行更审慎地对待风险控制、改进流动性管理。

“监管层是想逐步降低货币投放增速,挤压错配、过度杠杆化的资金,引导资金从金融体系流入实体经济。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这并不会引发系统性风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说。

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提出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支持经济转型升级。“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或许是对当前“钱荒”饶有深意的注解。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