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资本能打开“玻璃门”吗?

民间资本能打开“玻璃门”吗?

山东邹平县一家民营纺织公司依靠科技创新促发展,申报了51项国家专利。 

 

   

核心提示

■加大对民间资本开放,引入充分竞争,可以提高运营效率、服务水平

■目前,各种隐形的“不平等待遇”仍将很多民间资本挡在门外

■政策应以营造公平竞争、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为核心,保证民间资本在垄断领域投资、利润分配享有均等机会

■加大对民间资本开放,引入充分竞争,可以提高运营效率、服务水平

■目前,各种隐形的“不平等待遇”仍将很多民间资本挡在门外

■政策应以营造公平竞争、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为核心,保证民间资本在垄断领域投资、利润分配享有均等机会

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的政策环境已经形成。但是,当前民间资本进军垄断行业的瓶颈制约依然存在,民间资本全面进入垄断行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6月26日,中国石油油气管道合资合作战略协议在北京签署。这是国务院“新36条”颁布后中国石油又一例引入民间资本的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标志着国有资本对民间资本的开放迈出实质性步伐。国家重点工程牵手民间资本引发了社会的关注,这场联姻能否破除巨无霸的垄断地位?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金融、能源等行业是否依然遭遇“玻璃门”?民间资本“进军”垄断行业“突围之路”将如何开启?

1、政策给民间资本“松绑”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推动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探索设立民间资本发起的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和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民间资本多年来的“银行梦”有望加快实现。

事实上,近几年,国家频频出台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的措施,推动民间资本发展的政策环境已经初步形成。

2010年5月13日,国务院出台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新36条”,这是继2005年出台“老36条”之后,中央政府又一次就推动民间投资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出指导性文件。

与“老36条”比较,“新36条”鼓励民间资本发展的措施体现出更多的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提出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包括交通、电信、能源、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国防科技工业等6大领域16个方面。

“‘新36条’传达的信息就是,要进一步鼓励和支持非公经济的发展,这次的重点就是市场准入,就是要平等对待、一视同仁。”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说。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贺强表示,此次出台的新政显示了国家在打破国有垄断地位方面所做的努力,是自1992年以来市场化改革的延续,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公平的市场竞争平台,可以让民营企业充分参与。

为落实国务院要求,2012年4月13日,交通运输部出台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公路水路交通运输领域的实施意见》,拉开出台“新36条”实施细则的大幕。

随后,铁道部、卫生部、国资委、证监会等部门纷纷出台“新36条”实施细则。一系列政策的密集出台表明,铁路、医疗、金融业、银行业等领域大门,逐渐向民间资本打开。

武汉路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黄郴说:“近年来,国家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方面,给予了更多的优惠政策。国家六部委密集发文,更显示了国家对于打破行业垄断,发展民营经济的决心和姿态,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金融、医疗、基建等领域,未来可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相当大。如果这些领域对民间资本放开,引入充分竞争,可以提高运营效率,同时也有利于推动各领域服务效率和水平的提升。”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

本文关键词: 立法 养老问题 伦理道德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