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扭转中国文化交流逆差?

如何扭转中国文化交流逆差?

【摘要】中国是全球贸易第一大输出国,但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贸易逆差严重。其主要原因是近代以来的文化自卑、中国的文化产业化水平低,以及文化创新能力差。对此,政府应对文化出口企业给予多方面的支持,提高国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升文化产业化水平和文化创新能力。

【关键词】文化贸易 逆差 文化输出 战略

1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且成为全球贸易第一大输出国,但贸易顺差主要是在其他商品方面,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贸易却是严重的逆差。文化贸易逆差指一个国家在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中输入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大于输出的数量,即外来文化对本国的影响要大于本国文化对其他国家的影响,最终可能导致本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交流中失语。

中国并不缺乏有价值的文化题材,中华五千年文明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然而,我们虽然坐拥博大精深的文化宝库,却甘愿去追逐欧美乃至韩日浅薄的文化快餐。一些人对本土的优秀文化缺乏基本的认知,甚至否定自己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对国外的文化却趋之若鹜,崇洋媚外之至,甚至言必称西方。这种状况与我们缺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极大的关系。因此,剖析中国文化贸易逆差的深层原因,制定正确的文化输出战略,对扭转我国目前的文化贸易逆差,提高我国的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中国文化贸易逆差的现状及其危害

文化贸易逆差的现状。文化贸易是国际贸易领域的新贵,已成为当今国际贸易竞争中新的热点。中国也在文化贸易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从2001年至2010年,中国的核心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贸易的出口平均增速是15.9%和28.7%①;2010年,在境外的中国电影展达100次,展映了578部国产影片;实施“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的5年中,累计将2000种图书推介到海外。然而,由于中国在文化贸易方面起步晚、底子薄,文化贸易逆差的局面依旧。中国海关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虽然达143.9亿美元,但输入与输出之比仍高达3:1;对欧美的图书进出口比例超过了100:1;在演艺产品方面,海外在中国的文艺演出与中国在海外的商业文艺演出每场的收入之比约为10:1。此外,文化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在国际文化市场上所占的市场份额分别为43%、34%、10%和5%,中国却仅占4%,列第五位②。虽然我国是国际贸易顺差大国,但目前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出口还不及我国同期出口总额的百分之一。可以看出,中国文化贸易的逆差境地至今没有太大的改观。

中国文化贸易逆差的危害。首先,中国文化贸易逆差影响了我国的民族文化认同,并对我国文化安全造成了威胁。西方国家为了向海外扩张,他们打着传输文明的旗号,铺天盖地的向非西方国家倾销其文化产品,实施单边文化输出。由于他们掌握着文化的话语权,同时借助于文化产品的输出强行推销其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企图用西方文化价值观来“重塑”整个世界。非西方国家的民众在被动接受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消费方式的同时,他们判断是非曲直的标准也相应发生了重大改变。中国文化贸易逆差使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受到巨大的挑战,造成了中国民众的价值体系的混乱和价值观的冲突,阻碍了民族文化的传承,民众对自己的民族文化处于失忆的境地,削弱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同时,西方依仗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实行政治霸权和文化霸权,造成了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民族主权的威胁,导致了其文化主权受到侵蚀与同化,对我国国家文化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当前我国的文化安全形势不容乐观,随着西方文化产品和文化意识形态向中国的快速传播,一些青年人对西方的东西顶礼膜拜,对西方的节日如情人节、圣诞节等盲目追捧、趋之若鹜,却遗忘了本民族传统的节日,对本土的传统节日知之甚少,甚至不屑一顾。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价值体系正在逐渐丧失其影响力和号召力。

其次,中国文化贸易逆差容易使其他国家对中国产生误解。中国的迅速崛起给中国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即所谓的“中国威胁论”,这不但扭曲了中国的形象,也增加了与其他国家的经济摩擦。其实这是西方及周边一些国家出于危机意识和经济利益考虑,想要遏制和干扰中国发展的一种政治手段,也反映出中国在文化输出方面太弱,以致于没有将全面的、真实的中国呈现在世界面前。一直以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被西方“妖魔化”了,主要原因是由于西方国家的人们缺乏适当的途径来了解认识东方文化,使得西方主义大行其道。中国对西方国家的文化出口远远小于进口,因此中国人对西方国家的了解远多于西方民众对中国的了解。在中国随便打开电视就有西方国家的节目,而西方国家电视台有关中国的节目则寥寥无几。这种“了解逆差”导致西方国家对中国误解丛生,同时又由于中国在其他商品方面的巨大贸易顺差使西方把中国误认为是“最大的威胁”。

因此,要加强对西方国家的文化输出,减少西方对中国文化的“妖魔化”,争取国际文化领域里更多的话语权,展示真正的中国文化内涵,使国际社会加深对中国文化精髓的认识,并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否则,自己没有话语权,只能听从于“他者”,在国际文化市场上只能永远做沉默的羔羊。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