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如何培养忠?这里只谈几个问题。
第一,是要明确我们应当忠于什么,怎样去“忠”。我们所“忠”的对象,必须是具有终极价值,能够体现真、善、美的事物和人物;不能是自我、金钱、享乐,更不能是某个上级、明星,或者自己所暂时需要、依靠的某人。对于所要忠于的对象,更要抓本质,看主流,领悟其所蕴含的内在的真、善、美。忠的表现和方式方法是多样的,可以赞扬歌颂,也可以批评建议,可是这一切都必须出于真情善意,出于对它的尊敬和热爱,目的是为了它更好。这里有个道德情感问题,对于应当忠诚的事物,只能是怀着真挚的感情,而绝对不能冷漠、挑剔、嘲讽讥笑。比如,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尽管困难重重,尽管某些地方存在着若干缺点不足,例如有些地方还贫穷落后、存在着个别的腐败不公、粗糙野蛮,对于这些坏人坏事,我们不能做冷眼相待的旁观者,但这一切也不能影响我们对祖国和人民的爱,更不能动摇我们对于实现中国梦的忠诚。我们要献出所有的智慧和力气,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改变它的面貌,提升它的质量。孟子说忠是“教人以善”,《盐铁论》里也指出,忠是“以正辅人”(《剌议》)。出于忠诚的批评和来于恶意的贬损,是截然不同的。鲁迅当年严厉地批评国内丑恶现象,甚至说过,“我从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是,我们却能从其中感到他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和深沉的爱。
第二,要心存敬畏,追慕崇高。无论是人类,还是我们个体,都要摆正位置,端正认识,不能盲目自大,自我至上。要认识到,人类虽然伟大,我们个人虽然重要,可是还有很多事物是比人类更崇高、更伟大,需要我们以“忠”的态度对待的。地球上的人类才出现多少年,太阳系、银河系已经存在了多少年?地球上的人类翻江倒海,改天换地,做出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是对于宇宙来说不过是沧海一粟。更重要的是,我们人类前行的每一步,都必须顺应客观形势,遵循客观规律,不能为所欲为,这些规律和法则,古人称之为“道”或“天理”,是值得我们敬畏和忠诚的。
那么,我们人类,我们个人注定就要永久地渺小,地位卑微?却又不然。人类是唯一具有自觉能动性,能够以实践改造自然的动物,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独立意志,进行着自觉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人可以掌握自己的前途命运,以自己的意愿改变世界,从这一角度看,人类,包括个人,又可以成为伟大的、崇高的。当然这种伟大和崇高,只有当人们摆正自己的位置,端正自己的认识,心存敬畏,追慕崇高,忠于自然和客观规律,忠于社会的良心,只有当个人把自己的一切忠诚地奉献给社会和人民,才能够真正实现。“忠”是提升个人品德,成就伟大事业,实现自身价值的必备条件。正像雷锋那样,忠诚于人民,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去,这样才真正能够实现个人的伟大和崇高。
第三,知恩报恩是实践“忠”的开端和阶梯。一个真正的人,应当有这样的自觉:我们的每一天,都是在自然和社会,在他人的关照下,也就是在种种“恩”的照拂下,生活和发展起来的;我们应当对于社会或者他人及时地知恩报恩,无私地回报社会,奉献人民。让恩成为持续不断的链条,成为不断辐射的网络,永远在人间传播下去。这样才算是真正地实践了“忠”。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哲学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