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辖3县(市)和6个区,幅员面积2.25万平方公里,46个乡镇,459个村,总人口近200万,全市基层党组织5717个,党员114644名。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鸡西市委牢牢把握创先争优活动总体要求,以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为突破,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和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切实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
一、背景与起因
在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之初,鸡西市委针对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不知如何创先争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成效不明显等突出问题。把握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要求,把服务人民群众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围绕“服务人民群众,让群众得实惠”这一活动主题,抓住窗口单位直接面对群众、直接面对基层、直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特性,从狠抓创先争优激励引导机制、公开承诺事项写实管理、强化推进措施、创建活动载体等方面入手,着力推动窗口单位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效能,优化发展环境。指导窗口单位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努力在服务全市大项目建设、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上下功夫,真正让群众得实惠。
二、做法与经过
我市按照“创先争优活动要让人民群众看到变化”的要求,努力推动窗口单位把创先争优活动打造成“人民满意工程”,切实通过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体现创先争优活动成果。
1、实行目标管理,强化创先争优意识
我们探索制定了《关于实行创先争优三级联动目标项目化管理的实施方案》,并与公开承诺写实制相结合,着力构建窗口单位创先争优活动目标激励引领机制。一是突出导向性,明确创争目标。针对窗口单位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特点和优势,提出了“向更高标准看齐、向更高站位努力,争做为民服务先锋”的创争思路,组织窗口单位党组织、党员和党务工作者,对照“五个好”、“五带头”的基本要求,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准确定位,提出创建和争当县、市和省以上三级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创争目标。在目标确定过程中,坚持导向性,对工作比较突出、在服务对象和广大群众中评价较好的党组织和党员,指导其申报市级、省级以上“先优”;对基础工作一般的窗口党组织和党员,指导其申报县级“先优”,引导广大窗口服务单位党组织、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克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等心理,在现有工作基础、活动成效上,进一步树立创争意识。同时,建立市、县(市、区)两级目标申报备案库,作为点评和考核依据,实行项目化管理。二是坚持高标准,规范承诺事项。为解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方向不明、办法不多、成果难以考量等问题,制定实施了《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推行公开承诺写实制的实施办法》,在全市统一印制了《党组织公开承诺写实薄》和《党员公开承诺写实薄》,采取年初承诺写实、季度评议写实、半年点评写实、年底考核和奖惩写实等形式,对公开承诺和兑现承诺进行全程写实管理。市委和各级党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专门抽调工作人员,采取面对面的方式,指导窗口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围绕改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提升服务质量,承诺做好为民服务的好事实事。承诺目标和事项注重“体现中心工作、体现岗位特点、体现群众意愿”,把创先争优目标具体到每件为民服务的事项中,让党员走进群众、群众考核评价党员,有效避免承诺事项空泛、脱离实际、走形式等问题,做到服务标准、具体措施和完成时限“三个明确”,切实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具体可信”。目前,全市1162个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党组织、15847名党员,分别做出为民服务公开承诺6892个和48134个。市公安局、民政局的公开承诺书,还作为范本在中央《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简报》第898期刊发。三是推行“四公示”,增强创争动力。为增强党组织和党员努力实现创争目标和兑现承诺的约束力和强制力,我们实行了创争目标、承诺事项、承诺履行情况、承诺考核情况“四公示”。 年初,各窗口单位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争目标和承诺事项确定后,通过宣传栏、简报、互联网等形式向党员和群众公示;每半年,群众评议和领导点评结束后,将履行承诺阶段性完成情况向党员和群众公示;年底,结合承诺考核工作,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年度承诺考核情况进行公示。目前市级57个窗口单位全部在《鸡西日报》上公示了为民服务承诺事项。通过不断加强社会和舆论监督,激励引导窗口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兑现承诺,争创“先优”。
2、加强工作指导,提升创先争优水平
我们根据窗口单位类型、职能不同的实际,注意加强对窗口单位创先争优活动的领导和指导,找准推动活动深入开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全市形成了全面推进、均衡发展的良好态势。一是分类指导抓特色。在全面推行以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亮业绩为主要内容的“形象亮化工程”,以政策法规培训、业务知识学习、岗位练兵、技能比武为主要内容的“能力提升工程”,以规范服务行为、再造服务流程为主要内容的“效能建设工程”的同时,指导经济杠杆部门、行政执法部门、社会服务部门和公共事业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能特点开展活动。在经济杠杆部门,指导党组织和党员围绕服务市委打造“六大产业基地”,实施“十大民生工程”的工作任务,以建设群众、企业、社会“三满意”的服务型单位为目标,设计活动载体,出台工作制度,完善工作措施,着力发挥经济杠杆部门在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项目建设等方面的突出作用。制定了《鸡西市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实施办法》,采取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条龙”服务、一抓到底的办法,明确和落实领导干部的责任。对投资5000万元和亿元以上的项目分别建立市级主管领导、党政主要领导“直通车”制度,使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带头深入项目建设现场,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和具体困难,有利地推动了全市项目建设大干快上。在行政执法部门,指导党组织和党员围绕依法行政,公正执法,文明办案,在树立窗口形象、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业务水平、转变工作作风,发挥行政执法部门在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突出作用。在社会服务部门,指导党组织和党员围绕创建文明示范窗口、人民满意单位,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办法,引导他们在服务发展、服务群众中创先争优,把创先争优的要求落实到窗口,水平体现到窗口,效果展现在窗口,努力改善民生,服务群众。其中,就业援助服务和基层平台建设工作在全省做了典型经验介绍,并被列为省级创业型城市试点。在公共事业部门,指导党组织和党员围绕“三优”文明城市创建,以大力弘扬主旋律、“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办人民满意教育为主题,不断丰富活动形式,创新活动载体,努力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加强行风建设,把活动重点放在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和改善民生水平、促进社会和谐上。我市顺利通过国家教改实验区一期验收评估,社区卫生首诊、转诊和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等做法在全省推广。打造了民政系统“情暖万家”、卫生系统“三百惠民工程”(百场健康知识讲座、百名医生下基层、百名专家义诊)等一批具有自身特色的优质服务品牌。二是驻点指导抓典型。在市、县两级分别成立指导组,选树和培养典型,为全市窗口单位提供示范和借鉴。从市委创先办抽调了20名同志,成立了10个指导组,指导市直57家窗口服务单位创先争优活动;在各县(市、区)成立窗口单位创先争优指导组45个,指导1000多家窗口单位。在此基础上,按照“主题突出,特色鲜明,辐射力、带动力强”的原则,选定10家市级重点单位、50家县(市、区)级重点单位进行驻点指导,努力打造全市窗口服务单位示范点,做到了类型丰富,覆盖不同行业、不同层次,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营造学先进、赶先进的浓厚氛围。三是跟踪指导抓提高。改变过去那种以报总结、听汇报等形式推进工作的方式,在明查的同时,不打招呼,不露身份,采取“看氛围、听反响、谈体会、查工作”等形式进行暗访检查。去年以来,共开展明查暗访12次,发现和纠正了23个部门64人次工作效率低下、不作为、乱作为等8个方面问题,并视情节轻重,对11人分别给予批评、效能告诫或通报批评、责令离岗培训、调离工作岗位直至党政纪处分。建立了回访制度,对存在问题较多的个别部门反复进行督查,跟踪了解问题改进落实情况,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3、强化考核评价,确保创先争优成效
在党组织和党员自评、互评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群众测评、领导点评、组织考评“三位一体”的考核评价机制,使创先争优活动成为推动工作的有力抓手和持续动力。一是开展群众测评强化社会监督。制定出台了《鸡西市机关作风建设五条禁令》、《关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五条禁令及责任追究规定》的“双五条禁令”; 在鸡西日报、鸡西电视台、鸡西广播电台三家媒体开办了《改进作风促进发展》专栏,对正面典型进行广泛宣传,对负面典型予以曝光;成立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公布举报电话,聘请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服务对象代表担任社会监督员,建立窗口服务单位效能建设“监测点”。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行窗口服务单位人民群众满意度测评制度,在各级机关、中省直部门、重点项目单位、社会各界代表中按照一定比例选取测评代表,把精神状态、工作落实、工作效率、服务意识、机关风纪五方面内容融为一体,分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弃权四个档次,对全市窗口服务单位半年进行一次群众满意度测评,并将综合排名后10位作为“重点管理单位”,后11至15位作为“重点督查单位”,由市委领导与重点管理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并将测评名次和整改方案在《鸡西日报》公布。二是开展领导点评落实“一把手”责任。实行领导点评工作“一把手”工程,从市委领导做起,推广“重点工作专题点评、重要会议总结点评、日常工作随机点评、深入基层现场点评”的办法,紧紧围绕承诺践诺情况特别是为民服务情况,总结工作、肯定成绩,查找问题、明确方向。其中,群众满意度测评在全市排名后十位的窗口服务单位不仅要在《鸡西日报》上公示整改方案,单位负责人还要与市委主要领导面对面“谈清楚”。目前,我市市、县两级书记参与点评率达到了100%,地方党委党员领导干部开展点评率达到96.8%,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被点评率分别达到90.5%和81.2%。特别是在推荐“七一”命名表彰对象时,把推荐条件作为点评参照标杆,从上至下,从党组织到党员逐一进行点评,引导党组织和党员对照“先优”标准找差距、找不足,把“先优”推荐过程变成领导点评过程,“点燃”了全市窗口服务单位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的激情。三是开展组织考评确保整体推进。采取日常考评与年终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对窗口服务单位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情况进行组织考评。日常考评重在发现亮点、发现典型,并以简报交流、媒体宣传等各种形式在全市推广。年终考评重在检验成效、兑现奖惩。我们制定下发了《鸡西市2011年度县(市、区)委、市直部门党委(党组)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评价办法》,将窗口服务单位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情况作为重点评分项目,加大分值,并与与县(市)、区主要责任指标考核、市直机关工作责任制考核结合起来,对成绩突出的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考核结果差的予以处罚,使考核评比的“指挥棒”作用有效显现,切实增强了窗口服务单位抓好创先争优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抓实抓靠抓出成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