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探析外企在中国就“变坏”的深层次理由(2)

【案例】探析外企在中国就“变坏”的深层次理由(2)

2011年9月初,知名打假人士王海爆料,耐克一款篮球鞋在中国大陆售价为1299元,而在美国售价为125美元。另外,在美国销售的同款鞋有两个zoom气垫,在中国销售的却只有1个气垫。当年9月9日,耐克承认对该款球鞋宣传错误,向消费者表示歉意,并将作出相应赔偿。 

2010年初,丰田汽车“踏板门”事件轰动一时。丰田董事长丰田章男专程来北京向中国消费者道歉。

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2年2月20日公布的消息,法拉利玛莎拉蒂汽车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代表玛莎拉蒂公司向国家质检总局递交了召回报告,因后尾灯缺陷,召回部分进口2008~2010年款玛莎拉蒂(Maserati)汽车。据该公司统计,在中国大陆地区共涉及222辆。

商通服务:洋品牌褪去光环

不光洋品牌的产品出现问题,在一些不以生产为主的为主“洋品牌”,比如商品流通和服务行业,洋品牌也逐渐褪去光环。

中国社科院2011年11月发布《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称,课题组分别调研了中国境内的国企、民企、外企的百强企业。结果显示,在被选中评价的300家企业中,按百分制考评,有26家企业得分是0分甚至是负分。这26家企业中,外资企业占了大头,共有19家。其中,阿迪达斯、戴姆勒·克莱斯勒、可口可乐等均“榜上有名”。

2011年1月,家乐福被曝光涉嫌价格欺诈,国家发改委价检司介绍,家乐福在一些城市的部分超市存在虚构原价、低价招徕顾客高价结算、不履行价格承诺、误导性价格标示等多种价格欺诈行为。国家发改委责成相关地方价格主管部门依法予以严肃处理,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或无法计算违法所得的,最高处以50万元的罚款。

关于洋品牌涉嫌侵权,还出现了更加复杂的案例,隐蔽用工就是一种。

成都的李美荣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2010年7月至2011年2月,成都思睿商贸公司派其在家乐福红牌楼店从事某牛肉促销工作。但家乐福却拒绝支付李美荣工资和提成。

2011年5月李上诉成都市劳动局仲裁委,要求家乐福支付工资及提成。家乐福庭辩称,是思睿商贸公司租用家乐福专柜,家乐福与李美荣无劳动关系,故不支付报酬。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