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投身检察事业,20岁罹患顽疾,4次被下达病危通知书,至今仍奋战在检察一线……现任河南省汝阳县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科副科长、二级检察官的程建宇,在当地被誉为“群众的保护神、百姓的贴心人”。
在河南省汝阳县2006年度“十佳人物”评选和2008年1月“感动洛阳十大人物”评选活动中,程建宇均高票当选。让人感动的是,选票中有许多是经她之手被批准逮捕,或者被起诉判刑的人及其亲属投的。她以法律的公平正义和自身的公正严明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称颂。2010年2月,程建宇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全国模范检察官”称号。
“与其躺在病床上等死,不如在岗位上多干一点”
1984年4月,在下乡办理一起案件的取证途中,程建宇高烧不退,不幸患上系统性红斑狼疮。26年来,程建宇先后4次被当地和北京的医院下达病危通知书。但每一次,她都以顽强的毅力战胜死神,并义无反顾回到工作岗位。她说:“与其躺在病床上等死,不如在岗位上多干一点。”
1985年冬天,刚能下床走动、自理生活的程建宇,倔强地回到了工作岗位。同事们劝她:“不要再往乡下跑了,我们替你取证。”她说:“我多干点,大家就能轻松一些,办案不到现场,心里就不踏实!”
1999年初,程建宇主动要求到工作繁忙的侦查监督科工作,那时她的孩子刚满周岁,丈夫经常出差,自己每周还要输液治疗。为了使案件在检察环节畅通、及时办结,她常常白天加班加点工作,夜里到医院输液治疗。
程建宇所办理的案件从没有在批捕环节滞留梗塞,批捕准确率达到百分之百。在侦查监督科工作9年多来,她经手办理的700余件、800余人刑事案件,没有一起引起涉法涉诉上访。
“她用工作拉伸了生命的长度,以追求拓展了生命的宽度。”谈到程建宇,汝阳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赵宝红动情地说。
“这片土地养育了我,我要用满腔热忱来回报”
“程老师,我蒸了一锅枣馒头,让小小给你送几个吧!”在王小小母亲的心里,程建宇是他们全家的“大恩人”。2007年7月,14岁女孩王小小(化名)多次抢劫同校学生的钱物,当负责办理此案的程建宇得知其家里生活极其困难,都靠小小一人支撑时,她立即向院领导申请暂缓批捕的处罚决定,让其家人严加管教,每周向程建宇汇报情况,考察两个月后再作决定。两年多过去了,王小小不仅迷途知返,还把程建宇当成了亲人。
“这片土地养育了我,我要用满腔的热忱回报。”程建宇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当地许多群众都把程建宇视作自己的贴心人。
她经常在办案结束后,还熬夜写一些未成年人犯罪的调查报告或新闻稿件。姐姐曾劝她,这有什么用啊!她说,让更多的年轻人看到这些故事,他们可能就不会走上犯罪道路了。多年来,程建宇在省内、系统内媒体发表了60多篇此类稿件。
“干检察工作,要对得起胸前闪闪发光的检徽”
“花以芳而香,官以廉而洁。”办案过程中,程建宇难免遇到说情的人,有人送过礼、送过钱,但她做到了不为金钱所诱惑、不为人情所动摇。她说:“干检察工作,要对得起胸前闪闪发光的检徽。”
2008年夏天的一个晚上,程建宇正在家中输液。有位远房亲戚带一名妇女上门,说:“她的儿子年幼无知,犯了罪,案件就在你手中,放他一马,她会报答你的。”临走,这名妇女掏出一个信封放在茶几上说:“治病需要钱,这两千元钱是俺的一点心意。”程建宇立即把钱还给她,对那位亲戚说:“这样做,害她自己,也害了我们。”作为一个天天都需要打针吃药的重症病人,程建宇很需要钱,但她深知,检察官的神圣使命不能被铜臭所浸染。
2009年4月,汝阳县检察院开通了“建宇检察服务民生热线”。热线开通后,程建宇在办案空隙,常深入农村,认真处理解决涉法、涉诉案件。走访中,她化解了32起农村家庭矛盾纠纷,发现10余起涉农案件线索,为商户和企业提供了80余次法律咨询。
“一个案子结了,留下的不应该仅仅是厚厚的卷宗,还要留给社会公平、公正和法律的尊严。”正是这样的信念与责任意识,使程建宇顽强地与病魔搏斗,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了不凡的事业。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