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反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应对的新课题

“文化反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应对的新课题

(原题:“文化反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应对的新课题)

共有性和传承性是人类文化的基本属性。古往今来,文化传承基本是在亲代传给子代、上辈传给下辈中实现的,如父母传给子女、老师传给学生、师傅传给徒弟。然而近年来,在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巨大变迁中,传统的文化传承方式发生了重大的甚至是颠覆性的变化,文化的传承在上辈传给下辈、老一代传给新一代的同时,越来越多地出现了同辈传给同辈、下辈传给上辈的现象。社会学家将这种文化传承关系的逆向演变称为“文化反哺”。

一、“文化反哺”是社会迅速发展背景下文化传承方式演变的产物

最先发现人类文化传承方式发生变化的是美国人类学家M•米德。她在《文化与承诺》一书中,把人类社会文化传承的变化分为三种基本形式,即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前喻文化是指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并喻文化是指长辈和晚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而后喻文化则是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文化反哺”现象即属于第三种文化传承形式。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推进和深入,各种新观念、新知识、新事物、新技术、新的生活方式层出不穷,整个社会呈现日新月异之势。在这种前所未有的变革面前,年轻一代独领风骚,表现出极强的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而父辈们的反应在许多方面则不如子辈那样敏捷灵活、得心应手,有的甚至成了“落伍者”。父母以子女为“师”,高校老师向学生请教并不是什么稀奇事儿。年轻一辈对社会、文化、生活、消费等方面信息的掌握明显多于父母,不少父母的科技知识、养生知识和信息知识都从子女那里得来。

有研究者指出,“文化反哺”是一种与传统文化传承模式相对立的新型文化传承模式,它不仅突出表现在城市家庭及居住在城市中的“移民”家庭,而且也同样发生在广大农村家庭。此外,“文化反哺”涉及的范围和内容十分广泛,既表现在文化的表层即器物和行为层面,也涉及到审美取向的改变、价值观的选择、生活态度的认定及行为模式的养成。

在当前社会,M•米德所说的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是并存的。一方面,上一辈在文化传承中仍然是主要角色,占据着重要位置,下一辈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及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仍然主要来自父母、老师、领导等上一辈人的传授。另一方面,年轻一代相互之间的交流成了他们获得各种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更为重要的是,年轻一代由单纯的文化接受者变成了既是接受者又是传授者,而上一辈则成了既是传授者又是“文化反哺”的接受者。而且随着社会越来越发达,“文化反哺”现象会更加凸显。

  二、“文化反哺”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与挑战

我军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强烈的文化属性,其价值体系、理想信念、道德精神的传播,与文化天然相融、密不可分。“文化反哺”现象的出现,必然会给我军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深刻影响。

一是教与学、传与授的关系有了微妙变化。一直以来,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教与学、传与受的关系明确,领导和上级是教育者,部属和下级是受教育者,教育者处于中心地位。而对于成长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年轻一代,他们接受的是现代教育,对新事物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范围广、效率高、能力强,尤其对现代信息技术更加擅长。与之相对的是,一些领导和上级在信息技术等新事物方面存在短板,很多问题需要向年轻人学习请教,接受他们的“文化反哺”。这必然对原有的教育关系带来冲击。

二是教育的主导力和权威性有所弱化。一直以来,教育者具有很强的权威性,牢牢地掌握着教育的话语权和主导力。但是,由于现代教育的过程更加民主,被教育者很容易反客为主,分享教育的主导力和控制权,用自己的知识、信息、技术、观念影响教育者,使原来的教育者成为被教育对象,原来的影响者成为被影响者,教育的话语权出现了部分丢失,权威性有所弱化。

三是主流价值存在被冲淡、被消解的可能性。由于年轻一代在理论功底、社会经验,以及对信息的判别、过滤、批判等方面能力不够,很容易受到不良甚至错误文化的影响,使“文化反哺”成为反文化、负文化的传播过程,容易对教育形成负面干扰,有可能造成主流价值被冲淡和被消解的情况。

三、与时俱进应对“文化反哺”挑战,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可以预见的是,“文化反哺”现象将会在更多方面反映出来,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也会越来越深。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主动应对“文化反哺”带来的挑战。

一是着力实现教育观念和姿态的转变。首先,要从旧有的教育观念和思维模式中走出来,进一步树立开放的心态。既不能无视更不能抵制“文化反哺”现象的出现和由此带来的挑战。要认识到,这些变化和影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可回避。对其中积极的一面要顺势而为,大加利用;对其中的负面影响,要主动探索,找到应对之策、解决之道。其次,要进一步确立平等的姿态。即便在那种由上而下的传授过程中,教育者也要秉持平等的理念,因为只有平等,双方的情感、心灵沟通才会更加亲切,文化传输通道才会更加流畅。“文化反哺”的出现,带来了教育者权威地位的更加相对化,教育过程更成为了一个互相学习、互相讨论、互相影响的双向互动过程,领导和上级更需要以平等的姿态面对部属和下级。居高临下不行,单向灌输不行,板着面孔一副我说你听的架式也不行,必须放下架子、放平身段,充分倾听部属和下级的想法,尊重他们的表述,在平等探讨中讲道理、谈看法,努力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构建一种面向未来、体现民主、强调平等、重视互动、提倡合作、鼓励创新的新型关系。

二是大力推进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更新。应对“文化反哺”,时代性、大众化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更新内容、改进方法上的努力方向。社会在快速发展,知识在迅速翻新,没有内容和方法的与时俱进,思想政治教育必然难以赢得人心,更难以深入人心。要紧跟形势的变化,紧贴鲜活的实际,坚决从僵化的教条、陈旧的观点、过时的知识中走出来,追求时代的高度、文化的深度和现实的温度,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概括力、解释力和说服力。要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便捷性的特点和信息量大、覆盖面广、功能全面、成本低廉的优势,创新教育的新形式、新方法,让它在新的技术之下获得新的生命,增强其对年轻官兵的亲和力和吸引力。自去年以来,不少流行的网络语言登上了人民日报的大雅之堂,这是党报努力与时代同行、走进民间舆论场、赢得年轻一代的举措。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当关注社会语言词汇的变化,仔细审察、认真辨析、积极拿来。要多说年轻官兵愿意听、能接受的新话,少说官话套话和过时的陈言旧话,让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更加年轻时尚,更富时代气息和大众色彩。

三是牢牢把握核心价值引领的主导权。丢掉了核心价值,就等于丢掉了教育之魂、之纲。应对“文化反哺”,观念需要更新,内容需要改进,形式需要创新,但核心价值引领的主导权不能放弃,对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能放松。必须清楚,从观念到内容再到方法的一切更新改进,都是为了强化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因此,必须加大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力度,营造浓郁的教育气氛。要用核心价值观占领网络平台,充分发挥网络的正能量,让网络真正成为潜移默化培养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和阵地。要告诉年轻官兵,应承认自己有不足,要当好学生,虚心学习,不盲目自负。帮助他们提高分辨能力和鉴别能力,在面对多元多样多变的思想文化潮流时,能够坚定立场、坚守信念、坚持理想。

四是以永不停步的学习姿态与时代同行。搞好“文化反哺”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教育者要善于学习、勤于学习,实现好知识的新陈代谢,使自己真正与社会同步、与时代同行。所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比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如果安于现状、固步自封,没有一点危机意识,不能坚持不懈地学习求知,就会逐渐失去教育的资本,丢掉教育的主导权。过去讲,给别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现在的情况是,仅有一桶水还不够,这桶水必须是不断流动、不断更新的活水,才能满足被教育者之需、解被教育者之渴。必须关注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研究新问题,通过永不停步的学习来保持自己所掌握知识的鲜活度。除了向书本、向实践学习之外,特别要发扬不耻下问的精神,善于向年轻官兵学习,向教育对象学习,善于接受年轻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与他们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对一些流行的时尚的东西,不妨多向年轻官兵请教,这不仅省时省力,而且能在无形中搭起与他们交流沟通的桥梁。尤其要努力学习现代传播技术,提高用网能力。“文化反哺”的形成,主要得益于网络,下一代人与上一代人之间的文化逆差,主要是现代传播技术带来的。因此,教育者要学会以网为友,使自己成为网上行家,通过网络等现代化技术手段丰富自己的知识量和信息量,从而始终掌握住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主导权。

(作者单位 国际关系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