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化产业成为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助推器

让文化产业成为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助推器

核心提示:让文化产业像毛细血管一样将健康的文化带给人们,让人们更安全地待在城市,让人们更快乐地生活在城市,这是文化产业的功能,也是文化产业的责任。

(原题:文化产业对城镇化的四大效用 )

W020111113348260165772

文化产业对中国城镇化的效用,这是一个研究并不充分的课题。我们对于文化的认识,目前还不够深入与全面。在制定城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时,文化专家往往不是核心成员,5年计划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是几个经济指标,用文化眼光来读规划文本往往令人失望,因为没有告诉读者需要以什么形式和什么规模的文化资源才能支撑城市的发展以及所谓的“幸福指数”。中国城市的建设目前还停留在“管建分离”的状态,政府只管两头——规划和城市治理,城市建设依靠开发商。如果开发商只是关注他的容积率,这样的城市除了楼宇,还能有多少有价值的文化?

城市是人高度集中的场所,是人类文化的焦点所在。很难想象,一个对文化没有深刻理解的城市如何长期健康发展?在市场经济时代,城市文化建设的重任不可能全靠政府承担,有限的行政资源也不可能应对无限的人类精神问题,这就需要社会方方面面资源的支持,包括用市场经济的力量来培育城市文化的正能量,这就是文化产业的作用。归纳起来,文化产业对中国的城镇化,具有以下4方面的影响。

一、为市民提供精神空间

文化产业通过传媒、影视、动漫游戏、演出、音乐、美术、摄影、主题公园、展览等形式,全方位覆盖市民的精神生活。中国文化产业内容服务的特征之一是寓教于乐,将教化与娱乐结合起来,不局限于纯粹的娱乐。这些积极的教育内容的输入对居民情绪的稳定和城市的安全至关重要。以何种心态在城市居住,以什么样的世界观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平衡得与失、利与罚,如何发展自己,这是每个市民都需要面对的问题,尤其是成年人必须思考的问题。而今日的中国对于成年人的简单、机械的说教收效不大,恰恰像开心麻花系列舞台剧一类的演出却很受观众的欢迎,它可以把爱国、爱城的教育搞的很幽默,时不时地插几句针砭时弊的段子往往让观众笑得前俯后仰,击掌叫好。文化产业的教化内容与形式往往很容易与观众互动。观众自觉地花钱买教育,比政府投资灌输教育的效果都要好,这就是文化产业的魔力。

在遮天蔽日的高楼下,在摩肩接踵的人流中,被压缩的人类精神总是在寻找伸展的空间,而文化产业提供的知识、温馨、关怀、想象、创意等就组合成了一个无垠的心灵空间和博大的胸怀。正是文化产业提供的内容服务和娱乐体验,缓解了城镇发展过程中接纳越来越多居民的压力,并为城镇居民提供了精神空间。

二、激活城市经济发展

当前,影视基地、古玩城、数字音乐基地、主题公园、演艺产业集聚区等各式各样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镶嵌于城区之中,这些集聚区多为新生事物,往往运用城市的“边角料”进行生产与服务,如废旧工厂与车间、流经城市的小河边的破房旧舍、大学校园周边本无生机的街道、郊区农民废弃的村舍,等等。结果,这些本已被人遗忘的角落成了城市的亮点,吸引着川流不息的游客。其意义早已跳出娱乐休闲本身,而是要为城市提供思想,提供灵感,要惠及工业,要为工程师和工艺设计提供思想火花。

当技术竞争处于同一个水平的时候,思想创意兴许能获得商业上的突破。设计业、IT产业和制造业无不深受文化创意的影响。文化产业不仅丰富了市民的生活,激活了城市的消费,而且能够优化产业,使之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三、促进就业

城镇化是以就业人口的大量增加为特征的。吸纳就业必须拥有产业。从全国范围看,目前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占城镇就业人口的4%,而且还在快速增加;从发展较好的北京市看,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已达到120万。但实际上这个统计数字并没有涵盖文化产业促进就业意义的全部。过去,只有艺术院校和师范院校及少数综合性大学开办艺术专业,而现在,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文化产业相关专业。今天,拥有文化产业的知识与技能已经是大学毕业生求职和就业的“卖点”之一,一个动漫专业的专科毕业生可能被林业系统所雇用,原因是林业局要出版报,需要绘画的人才。像这样原本拥有文化产业的技能却不在文化系统中就职的人才并没有纳入到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统计中。

如此说来,文化产业促进就业的效用,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被本系统雇用,二是被其他系统所雇用。城镇化是以保障就业为前提的。如果就业没有保障,城镇化就无法推进。经济不好的城镇居民就会迁出,人口就会减少,城镇化就不可持续。而文化产业自身产生就业岗位,同时又促进居民在其他行业就业,这对城镇发展是起到支撑作用的。

四、推动城区面积扩张

城镇化的特点之一,是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不断将郊区纳入主城区的范畴。一个城市往往郊区众多,究竟向哪一个方向发展,这是有讲究的。为了方便市民休闲娱乐,公路总是先修向公园和景区,而新的商业、地产也必然顺着公路发展,从而在主城区和周边景区之间建成新区,就像北京的老城区和朝阳公园之间就填满了各式各样的建筑。每个城区扩展的突破方向,多少都受到外围景点、大学城或大企业的指引。房地产开发商也很善于运用景区资源的溢出效应,把本不属于自己的景区的价值注入到房价中。而正是利益驱使,一个个大型的住宅项目也在通往景区的沿线两侧以及景区的周边建成了,由此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新居民。于是,学校、医院、商业和娱乐场所等也随之配套,一片新区就建成了,这就是文化与旅游资源带动城市扩张的典型过程。

事实上,文化产业扩大城市面积的效用并不局限于本市的范畴,旅游的需要往往将城市群连接起来,省会城市与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县级市往往采取融合发展、连成一片的规划模式,如河南郑州与少林寺所在地登封之间的大规模建设,江西南昌与庐山高速公路沿线城镇的发展,安徽合肥与黄山之间城镇的扩展,在很大程度上都受益于旅游业和沿途的其他文化产业。

让文化产业像毛细血管一样将健康的文化带给人们,让人们更安全地待在城市,让人们更快乐地生活在城市,这是文化产业的功能,也是文化产业的责任。

(本文作者系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