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的破题之举:“跨文化协同”治理腐败(4)

中国发展的破题之举:“跨文化协同”治理腐败(4)

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外媒体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以一句“打铁还需自身硬”表明了党中央腐败治理的坚定决心。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习近平更以“亡党亡国”来警示腐败滋生的危险,以“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来提醒全党腐败治理的深远意义,强调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立场。”

不难看出,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腐败治理的态度和决心是十分坚定的,正是有了这份坚定的决心,才有了腐败治理所取得的卓然成就。但是,毋庸讳言,在不少情况下由于缺少走出国门的开放宣传和充分展示,中国腐败治理中“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般的坚定态度和毅然决心并没能得到一些国家的应有理解和认同。基于此,中国腐败治理工作需要在“跨文化协同”的开放昭示中还原真相、排除误解、纠正偏见,从而让国人增强信心、让世人增进了解。

(二)通过开放的“跨文化协同”赢得友善环境

通过多年卓有成效的努力,中国取得了腐败治理的突出成就,主要表现在:其一,坚持党的领导,形成齐抓共管的反腐格局,逐渐形成了党委与政府、领导与群众、上级与下级、纪检监察机关与其他部门同心协力、齐抓共管的反腐工作格局。其二,围绕发展要务,强化严厉惩治的高压态势。党和政府一直把反腐工作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通过反腐斗争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其三,注重综合治理,建立体系健全的反腐机制。党和政府坚持战略上总体规划,战术上分阶段部署,坚持深化改革、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逐步建立起体系健全的反腐机制。

中国在腐败治理工作中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应该得到国际社会的正确友善评价。为了使那些带有误解和偏见的歪曲评价终止于客观与真实,中国需要藉由坦诚开放、全面真实的“跨文化协同”充分展示腐败治理成果。2011年9月,中纪委、中联部、外交部组织了来自26家中外媒体的30多名记者在5天内连续奔赴南京、杭州等6个县市,对这些地方近年来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情况进行实地采访。此次集体采访活动是中央有关部门首次组织外国媒体实地采访地方的腐败治理经验做法,来自美国、荷兰、埃及、日本等10个国家的20名外国记者成为第一批来访者。如此开放的“跨文化协同”宣传充分体现了党中央腐败治理工作的决心、信心和魄力,无疑是中国腐败治理工作客观展示成就、获得国际友善环境的可贵举措,因而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

(三)通过开放的“跨文化协同”总结宝贵经验

中国在腐败治理方面已经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也总结形成了许多系统有效的经验,比如:通过教育增强领导干部的拒腐防变意识,通过健全完善法制堵塞腐败产生的漏洞,通过监督制约规范权力的有序运行,通过严厉惩治强化震慑威力等。

同时,还应该意识到我们过去曾经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可能会因为和国际的“脱轨”、与实际的“偏离”而失去成效,这就要求新情势下的腐败治理工作必须与时代同步、与世界同行,在尊重主权、平等互利、尊重差异、注重实效的原则下,与世界各国、各地区和有关国际组织加强合作、互相借鉴,在开放的“跨文化协同”中探索新机制、总结新经验。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