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告别内涝—既要应急之计 更需长久之策(5)

【案例】告别内涝—既要应急之计 更需长久之策(5)

【启示与思考】

近几年,城市因暴雨导致积涝成灾的报道屡见不鲜,有时还会引发令人扼腕的悲剧,城市内涝已经成为城市管理者的一块“心病”、一道难题。对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表示,力争用5年事件完成排水管网的雨污分流改造,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

一场大雨就让一座城市陷入内涝,甚至张开吃人的“大嘴”,吞噬人命,这样的故事几乎每年都在上演。在强降雨面前,现代化城市从未像今天这般显得如此脆弱。然而,解决“逢雨看海”,完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住建部不是第一次表态。出台再多的规定,倘若都沦于纸上谈兵而得不到具体执行,城市内涝就会像交通拥堵、资源紧缺等城市病一样,永远附着在城市身上。

眼下,城市建楼速度惊人,拆了旧城后,短时间内就可再建一个新城,怎么改造城市的地下排水工程,却显得难上加难?内涝敲响了城市发展的警钟,快速扩张的城市化必须改变“重地上轻地下”的发展理念,下水道的好坏,畅通与否,能否经得起考验,反映的是一座城市的文明、尊严和良心。 

笔者以为,要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其一,在排水管网上不能多头管理,要理顺水务集团、市政管理局等各职能部门的责任,“九龙治水”的格局到最后是谁也治不了水;其二,加大对地下管网建设的投入,有些发达国家城市地上和地下建设的投入比例为1:1,在这方面我们很有必要与国际接轨;其三,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尽量给公园、湖泊、绿地等留些地方,让它们发挥雨水“蓄水池”的作用,分担城市排水系统的一部分功能。

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有问责机制,城市居民淹死在城市中,这样的悲剧岂能无人担责?常言道:办法总比困难多。可这办法,绝不是凭空从天上掉下来的。一切的关键,就在于要有人敢于负责,敢于承担,而且要见诸于实际行动,从攻克一个一个的积水点做起。一句话,浮光掠影、敷衍塞责断然是经不住暴雨考验的。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