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民在社会管理服务工作中心参加青春山街道首届乒乓球大赛。
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木肯淖尔镇旧庙湾村距离镇里的社会服务管理工作中心,差不多40公里。村民苏占和以前去镇里办事,骑摩托车或者雇车,一个来回得花销100来块钱,当天办不了还得住上一晚,相当不方便。“现在‘民生直通车’直接开进了村里,政府把牛奶、补贴直接送到家门口了。”他高兴地说。
鄂尔多斯通过覆盖全市的77个社会服务管理工作中心,200多支民生服务队和联合执法队,5598个网格责任区,成功实现了干部“下沉”,服务上门,打造了一张覆盖城乡的民生服务网。
全市划分5598个网格责任区
74个苏木乡镇、街道机关3/4的工作人员下沉到网格中
网格,是记者在鄂尔多斯采访时听到的当地干部和百姓常常挂在嘴边的词。干部下网格听民意,百姓有事找网格干部,已经成为鄂尔多斯市干群沟通的常态。为了扫掉便民服务的盲区和空白点,鄂尔多斯将全市74个苏木乡镇、街道,按照辖区居民每300户为单位,划分成了5598个网格责任区。网格内配齐配强了负责人和协管员,组建了200多支民生服务队和联合执法队,并将各苏木乡镇、街道机关3/4的工作人员下沉到网格中,实行“一格多员、一员多能、一岗多责”管理模式,定期定点对网格内的要素信息进行动态采集,了解群众的需求,帮助群众解决问题。
付慧是树林召镇大树湾村的养牛大户,提起网格联系人岳雄帮她盖牛棚的事,她十分激动。她指着不远处新建的牛棚告诉记者,“前年麦秸盖的牛棚失火了,我一直寻思着盖个新的牛棚,却不知道要办哪些手续,该找谁办。岳雄下村来我家时,我和他说了这件事,很快镇里就帮我跑完了全部手续!”
李志是东胜区数字城管中一名普通的巡查员,他在巡查的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就会立即用“城管通”发送到受理平台,之后再下发到各责任部门,使发现的问题得到及时快捷的处理。网格化让街道、社区的社会管理职责得到了明确,使网格内人、地、事、物、组织都有人管,群众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大事小情都有人处理。为了提升网格化管理效能,鄂尔多斯全力建设了数字社区、数字卫生、数字城管、数字技防等智能城市管理平台,将过去被动应对问题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模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