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监督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途径

舆论监督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途径

我们党历来重视舆论监督工作。最近,中央又明确指出,舆论监督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新闻工作的职责、人民群众的愿望、党和政府改进工作的手段。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高度,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从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深刻理解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重大意义。

从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高度深刻理解舆论监督的功能

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把舆论监督作为维护党的纯洁性、发扬民主、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重要手段。1848—1849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办《新莱茵报》时,就非常重视报刊的“监督权”。马克思认为,报刊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第275页)。列宁也十分重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他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一文中明确要求报纸刊物“把那些顽固地保持‘资本主义传统’,即无政府状态、好逸恶劳、无秩序、投机活动的公社登上‘黑榜’”(《列宁选集》第3版第3卷第493页)。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联共(布)领导人清醒地认识到官僚主义有可能在新政权内部复活,要防止和克服形形色色的官僚主义,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监督,党领导的报刊在舆论监督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因此,1919年3月联共(布)第八次代表大会还提出,党和苏维埃报刊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揭露和批评各种负责人员和机关的渎职行为,指出和批评苏维埃政权和党的组织的缺点和错误。

中国共产党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就十分重视发挥报刊的舆论监督作用。1942年印发的《中宣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规定:“党报要成为战斗性的党报,就要有适当的正确的自我批评,表扬工作中的优点,批评工作中的错误,经过报纸来指导各方面的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党内和国家机关出现了官僚主义苗头,一些干部压制批评,1950年4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明确指出:“如果我们对于我们党的人民政府的及所有经济机关和群众团体的缺点和错误,不能公开地及时地在全党和广大人民中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我们就要被严重的官僚主义所毒害”。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舆论监督提升到非常重要的位置。从1987年开始,“舆论监督”连续4次出现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十三大报告指出,要“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支持群众批评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十四大报告指出,要“重视传播媒介的舆论监督,逐步完善监督机制,使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十五大报告指出,要“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十六大报告强调,要“加强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这充分说明我们党是十分重视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的。

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可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舆论监督作以下理解:

舆论监督在本质上并不是新闻媒体的监督,而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的监督。既然报刊是“无处不在的耳目”,那么,舆论监督就不是报刊编辑部的监督,而是亿万双眼睛对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的严格的监督。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对人民群众广泛监督的客观反映。要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我们的编辑、记者必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经常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情绪。要准确把握人民群众最满意的是什么,最不满意的是什么;最高兴的是什么,最不高兴的是什么;最赞成的是什么,最不赞成的是什么、最不能容忍的是什么。要善于把各种信息汇集起来,作为组织舆论监督报道的重要参考依据。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