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郭建宁:深度解析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内涵(3)

三、攻艰克难: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

第三个大问题是攻艰克难,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这段时间讲改革讲的比较多,刚才我讲了三中全会的主题是全面改革,深化改革。总书记的提法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总理李克强的提法是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讲这个改革。那么大家都关注改革,中国我们发展中那么多的问题,那么多体制机制的弊端,老百姓的诉求,怎么解决?靠改革。没有别的办法。改革难,不改革更难。中国这些问题的解决,这些矛盾的化解,最终还是要靠改革,没有别的选择。所以下半年讨论全面改革,全面深化改革。那么关于改革,我讲这么几个观点.

(一)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命题是在改革开放中提出的,道路是在改革开放开辟的,理论是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制度是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完善的。就是说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在时间上几乎同步,内容上几乎同构。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改革开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是从正面讲,从另外一面讲,就是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或者说的更加直白一点,就是否定改革开放,就否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所以讲两个历史时期,刚才讲不能用前面否定后面,不能用后面否定前面,但是我觉得这两个历史时期不是半斤八两的。前30年是一个积累,铺垫,准备,一个物质基础,一个理论前提,一个制度保障。也很重要。但是后30年我觉得可能更重要。它是一个腾飞,是一个剧变,是一个变革,是一个飞跃。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的发展,中国的现代化,后30年应该成就更大。所以这两个30年,它是一个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但是后30年对中国发展的意义更大,更重要。所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否定了改革开放就否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这样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我们应该保持一种清醒的头脑。

(二)渐进式改革的利弊

那么中国的改革它的特征是什么,中国改革大家都知道,最明显的特征是渐进式改革,我们和苏联东欧的休克疗法不一样,我们叫渐进式改革。什么是渐进式改革?我概括了六个先后,就是我们的改革先农村,后城市,我们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先沿海,我们有经济特区。先农村后城市,先沿海后内地,先经济后政治,先外围后核心,先实验后推广,一句话先易后难。这就是我们的渐进式改革。渐进式改革肯定有它的好处,我们大家都是经历改革的。那么渐进式改革它的好处是什么?容易探索,容易起步,容易积累经验,避免大的动荡与风险。

但是渐进式改革的问题是什么?主要两条,第一条,因为我们是渐进式改革,就是改革不能一步到位,它要慢慢来。所以它在一定条件下会损害社会公平,形成弱势群体,这30多年,现在这个情况已经很明显了。因为改革没有到位,它渐进的,所以有的条件,有的时候,它会损害社会公平,形成弱势群体,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就是我们这个改革,最后六个先后,最后一个是先易后难。就是我们常常讲的,容易改的都改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太难,前一发而动全身,我们往后放,先易后难,剩下的都是硬骨头,牵一发而动全身。特别是改革过程中形成了利益集团,利益集团要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改革的难度更大。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现在最关键的是什么?是要凝聚“再改革共识”。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时候改革,那个时候改革是主旋律,改革可以说一呼百应,大家有一种热情、动力,支持改革,为什么?改革给8亿农民带来实惠,联产承包责任制。但今天情况不一样了,在改革30多年后,改革出现了一种疲劳,改革的动力在减弱和80年代相比,改革的共识好像在减少,对改革的批评质疑在增加。有些人认为现在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负面的东西是改革造成的。改革的代价成本难度在增大。改革进入了深水区,改革到了十字路口,所有这些话都是我们关于改革现状的一种表述,改革到了深水区,改革到了十字路口,改革到了关键时期,改革30多年积累了大量的社会矛盾。

因为大家都知道,我们有一个词,叫维稳。就是化解社会矛盾,维稳。那么怎么才是最根本的维稳?就是我刚才讲的,发展的包容性,改革的普惠性,让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才是最重要的、最基础的维稳。就是大家都从改革开放中得到实惠,大家都过上比较满意的舒心的日子,就不会有社会不稳定了,那就是社会和谐,就是共同富裕,就是社会稳定。如果不是这样,有一些人特别富,暴富,有些人特别穷,有些人绝望,失望,没有希望。那么这个社会稳定就失去了一个基础,那就是我们讲的维稳。就会出现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甚至是极端的恶性的刑事案件,所以真正维稳的基础是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共同富裕。

那么怎么办?解决这些问题,还是要进一步的推进改革。大家知道习近平总书记,当总书记之后,第一次离开北京,到我们中国的外地,是走的邓小平南巡这个路线,到的是广州和深圳。他有好多讲话,讲怎么改革,大概有这么几条比较重要。

第一条,就是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改革。那么这个政治勇气讲的是勇,智慧讲的是谋,有勇有谋来推进改革。所以下半年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

第二条,讲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刚才讲改革到了深水区,什么意思呢?就是讲改革在潜水区的时候我们可以摸着石头过河,但是现在改革到了深水区,摸不到石头了。所以现在出来一个词,叫顶层设计,但是顶层设计这个词他没有否定摸着石头过河,习近平在讲话中他有一个描述,他说摸着石头过河本质上是摸规律,就是小平讲的敢于闯,敢于试,我们要鼓励群众的探索,鼓励群众的创造。但是毕竟改革已经30多年了,我们今天要更加强调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所以要讲改革的整体设计,顶层设计,把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结合起来,这是第二句话。

第三句话,是习近平在深圳讲的,改革要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利益固化就是固定的固,现代化的化。意思是什么呢?就是改革开放30多年形成了一种利益集团,利益固化。利益固化就会导致阶层固化,利益固化最大的危险和挑战是什么?就是我前面一再强调的,它损害社会公平正义,如果利益都固化了,那就没有社会公平正义可言了。所以改革要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其实这个难度很大,因为改革30多年就是这个利益调整。80年代的改革,那个时候主要的是观念的冲突,大家想一想,80年代我们搞改革的时候,一个改革措施一出台,老百姓本人的第一反应,这样改,它是社会主义的,还是资本主义的,所以当时的观念冲突就表现在问姓资姓社。

观念的冲突,姓资还是姓社,后来小平讲不争论,一争论时间就耽误了,但是那个时候主要是观念的冲突,到底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今天的改革不能说观念的冲突没有了,但是观念的冲突可能不是最重要的了,今天最重要的冲突应该是利益的冲突。过去是观念的冲突,今天可能重要的是利益的冲突。所以李克强讲,促进利益,比促进灵魂更难,公平正义就是对既得利益关系的一种调整,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最后一句话就是让改革的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好,这是第三个大问题,改革开放,下半年还会开三中全会,深化全面改革。无论对我们国家,对我们民族,对我们每个人,对我们每个家庭的幸福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大家予以期待。

责任编辑:平晶晶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