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相怀:群众工作是一门大学问

黄相怀:群众工作是一门大学问

深入与集中的关系

社会实践是最生动的课本,人民群众是最高明的老师。在深入与集中的关系上,毛泽东同志有个“学生与先生”的经典比喻,认为我们既要做群众的学生,同时又要做群众的先生。这个比喻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党在群众中的准确身份定位。当好学生,就必须“深入”,即党必须拜人民为师,发挥群众自下而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依靠最广大群众的力量来发现和解决问题;当好先生,就必须“集中”,即党自上而下地给予群众号召和指导,提供好的解决方案。实际上,“学生”与“先生”的辩证关系在于,只有先当学生,才有资格做先生;只有不断地当学生,才有资格持续地做先生。做学生时,不要忘记自己是个先生;作为先生,不要忘记自己的学生身份。“学生”与“先生”的身份界定,主要强调的不是访贫问苦、走街串巷之类的具体施政行为,而强调的是建立在见识、才学和洞察之上的思考力和行动力。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和部门在群众工作上的一个重大偏颇,就是把“走近群众”当作“深入群众”,把汇集群众建议当作集中群众智慧。而在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类似的现象时有出现,甚至被当作贯彻群众路线的主要手段,不能不让人忧虑。

感情与道理的关系

人民群众,特别是中国的老百姓,对于执政者有一种天然的情感需求,特别注重是否与他们形成了情感的连接纽带,所以我们党特别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对人民群众抱有深厚的感情,带着感情做事。我们所树立的先进典型,其事迹之所以感人,往往不在于干出了惊天动地的事业,而在于做出了可歌可泣的事迹。我们的理论工作者,也常常用 “鱼水关系”、“蛙水关系”、“油水关系”、“火水关系”来比喻党与群众由近及远的关系,借以提醒广大党员干部要在感情上贴近群众。自命不凡、妄自尊大,对人民群众没有感情,当然干不好工作。但是,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作为个体的人与作为群体的人,在心理上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表现,群体冲动而急躁、易受暗示和轻信,其情绪夸张而单纯,易走向极端。这就提醒我们,构建合理的党群关系,除感情纽带之外,还应当有更多更重要的内容,比如制度、法律等。制度法律是大道理,感情是小道理;大道理恒常,小道理易变;大道理管着小道理。干好治国理政这件大事,不能仅靠“感情用事”,而必须时时想着,运用市场经济手段、民主法治手段、舆论引导手段做好群众工作,这才是根本性、基础性的工作。我们之所以担心一些地方和部门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搞“一阵风”,主要是看到一些党员干部习惯于以小恩小惠、蝇头小利换取群众一时的鼓掌与喝彩,而他们还认为这就是干出了“成绩”,并为此洋洋得意。这非常值得警惕。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