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鸣:实践活动要出真招动真格

辛鸣:实践活动要出真招动真格

提 要

近些年来,一些地方的改革动力在衰减,发展助力在消退。为什么?脱离开了群众。脱离开了群众,我们就会有心无力,就会心有余而力不足。不仅会失去发展的支持,甚至会失去执政的基础。进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能仅仅满足于通过一些技巧与方式化解群众矛盾,让群众不出事;更要通过转变党员干部的作风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让群众去创造。教育实践活动落脚点在“践”,难点也在“践”。“践”就是不说空话、不放空炮,真正去做、身体力行。

党中央决定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将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重大部署,是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举措。这三个“重大”既凸显出了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与地位,又对搞好教育实践活动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扎扎实实、不折不扣、名副其实地把教育实践活动做到位、做出成效,使得教育实践活动“不空”、“不虚”、“不偏”,我们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认真理、出真招、动真格的。

从事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认识教育实践活动

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是落实党的十八大部署的一次规定动作,但绝不能简单化地把它作为一次常规性学习教育活动而敷衍了事。其“群众路线”的主题及其“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使得这一活动具有了事关党的生死存亡的性质与地位。当我们的认识达到这样高度的时候,其行动就会自觉和坚定很多。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革命、改革、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只要我们密切联系群众,与群众血肉相连,纵有千难万险也能逢凶化吉,纵使山重水复也能勇往直前。但是如果脱离了群众,哪怕我们办好事、办正事,群众也不会买账。

我们讲一切依靠群众,是因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紧密团结群众,是党的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我们讲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因为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从根本上说都来自于人民。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最牢固的政治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离开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经常到群众中间去才会知道我们的政策该怎么定,才会知道什么政策是好的,什么政策是不好的。邓小平同志多次号召全党向群众学习,他说,“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绝不是一个人的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我的功劳是把这些新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所以,关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邓小平同志就很谦虚地说,这是群众的发明。

来自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要始终把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近些年来,一些地方的改革动力在衰减,发展助力在消退。为什么?脱离开了群众。脱离开了群众,我们就会有心无力,就会心有余而力不足。不仅会失去发展的支持,甚至会失去执政的基础。所以,邓小平同志曾经提醒过:“我们拿到这个权以后,就要谨慎。不要以为有了权就好办事,有了权就可以为所欲为,那样就非弄坏事情不可。”尤其是在科学发展面临挑战,社会和谐越显急迫的当下,在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的时候,密切联系群众更显出其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因此,我们这次进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能仅仅满足于通过一些技巧与方式化解群众矛盾,让群众不出事;更要通过转变党员干部的作风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让群众去创造。我们要善于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集聚群众的智慧,激发群众的活力,把广大群众的热情与渴望汇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

责任编辑:徐晶晶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