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官员“假退休”,圈走国家电站

【案例】官员“假退休”,圈走国家电站

【百姓心声案例】

【事件介绍】

“假退休”注册私企,11厅官被指集体侵吞云南国有电站

被指挪用3450万公款为私企购买股权 电站现值4亿

 

云南德宏宏晟大盈江二级电站。

2

一桩民事纠纷意外曝出大盈江二级电站“国”转“私”的“黑幕”。

随着10年来部分账本、合同资料的逐一翻开,结合此前举报人的举报资料,蔡绍宽、刘毅、冯峻林等昆明院的院长、书记、副院长等13名国企领导(其中11人是厅级干部)个人持股的私营公司,他们涉嫌通过成立私营公司的方式“圈”走了大盈江二级电站项目。

多名审计人员依据相关财务凭证怀疑,蔡绍宽等人涉嫌挪用宏晟公司(当时还是国有控股公司)600万元、挪用丽江金安桥水电站应付给的昆明院2850万元,给华昆公司作为购买昆明院持有的宏晟公司51%股权。

也就是说,蔡绍宽等人涉嫌玩了一招“空手套白狼”:用国家的钱,买国家的股权给自己。

财务报表显示,自2007年运行发电以来,宏晟公司每年都有数百万至数千万元不等的盈利。而第三方审计报告指出,大盈江二级电站的市值已超4亿元。有知情人推算,蔡绍宽等人或已从华昆公司和宏晟公司获利上千万元,甚至上亿元。

“提前退养”或“辞职”下海经商的厅级干部,既经营着自己的私营公司,又没有真正离开任职单位(国企)的官位。

这一幕,在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原国家电力公司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简称昆明院,国企)集体上演。2004年4月,该院的院长、书记、副院长等13名核心管理人员,出资注册了一家私营公司。工商资料显示,他们中的多人在注册时向工商局提供了“提前退养”、“辞职”等证明资料。

然而,这13人实际均未真正从昆明院离开,其中8人此后还获得了职务升迁。如今,13人中,11人是国家厅级干部(在职),1人处级干部(在职),1人退休(处级干部)。

更离奇的是,在涉嫌未经评估审计、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前提下,“13人”就将昆明院控股的水电站(优质产业)平价(原值4131万元,现市值超4亿元)转给了自己的私营公司;并被举报涉嫌将昆明院的产权房无偿租赁给自己的私营公司,派昆明院的职工入驻该公司办公,挪用公款等多起严重违纪违法问题。

如今,“13人”被指身家千万,甚至亿万,财富和仕途奇遇般“双丰收”。

2013年7月22日,40余人用封条查封了云南德宏宏晟大盈江二级电站开发有限公司(下称“宏晟公司”)档案室的重要财务资料。7天后,该公司“小股东”带来的审计和法务人员被准许入驻公司办公室核查审计该公司的账目。

“小股东”一方说“大股东”—云南华昆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华昆公司”)侵犯了其权益,在多次交涉无果后才决定与“大股东”清算的。

这本是一桩民事纠纷,但随着10年来部分账本、合同资料的逐一翻开,结合此前举报人的举报资料,却意外曝出了大盈江二级电站“国”转“私”的“黑幕”以及11名厅官多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