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网络反腐的研究现状
相较于网络反腐的实践,学者对网络反腐败的研究则相对较晚。通过搜索中国期刊网显示,以“网络反腐”为关键词或题名的论文基本都集中在2009年之后。在此之前的研究论文屈指可数,2007年以前只有1篇专门探讨网络反腐的论文,即熊富标在《理论界》发表的《论网络反腐》,且主要是从网络监督的视角分析网络反腐,探讨其必要性和比较优势,提出了加强网络反腐的政策选择,但没有对网络反腐本身进行界定。
对于何谓网络反腐败,目前代表性的观点是从反腐的主体进行界定。一种观点认为网络反腐是利用网络举报、曝光、揭露等形式反腐败,侧重点是普通网民和网络舆论与网络监督;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网络反腐是政府反腐部门听取网络民意、搜集、受理和处理反腐的过程,侧重政府利用网络反腐。比较综合的观点认为网络反腐包括民间和政府,“网络反腐是普通网民和官方网络揭露、曝光和追查各类腐败行为的活动”[5],而且包括网络反腐与传统反腐制度和机制的衔接,“整个社会以互联网为载体,以电子政务和网络投诉监督为平台,并且与制度反腐相结合”。[6]
在分析网络反腐的功能和有效性方面,学者一般都是基于网络舆论的监督力量的视角。杜治洲、任建明等人从实证和模型的角度发现,网络反腐提高了腐败被发现、被调查和被惩处的概率,且网络反腐对中下层官员比较有效,但对高层官员难以凑效。[7]在网络反腐的局限性和对策上,一般都围绕网络反腐的特点展开分析,诸如数字鸿沟、网民的素质、网络反腐的有关立法、反腐机制、信息公开等。
综上所述,网络反腐是广大网民和政府利用互联网和电子政府通过网络举报、曝光、受理和查处、教育等形式进行反腐败的活动和过程,包括民间反腐和官方反腐两个层面,前者主要是通过网络举报、曝光、跟踪和评论,制造网络舆论促使政府反腐败部门进行查处的反腐活动;后者主要是政府主动利用电子政务受理和处理社会网络举报、搜集处理网络曝光的腐败信息案件或者被动地对网络反腐舆论的回应而进行的反腐败活动以及通过网络公开腐败案件的查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接受社会监督预防腐败。目前网络反腐倡廉宣传教育、信息公开防腐反腐这两点几乎被忽略。
二、网络反腐的效力与局限:技术、媒介与权力逻辑
对于网络反腐这种新形式,有学者认为它弥补了传统反腐制度的缺陷,给予了许多溢美之辞,诸如“反腐倡廉的利器”、“反腐倡廉的助推器”、“开辟反腐新战场”等等。那么,网络反腐的效力是什么,为什么有效,有何局限?网络反腐的特点、功能、优势首先是由它的技术特点决定的,但更与我国的政治制度、媒介体制密切相关,现有研究对网络反腐的效力缺乏制度层面的深入分析。本文认为,网络反腐的有效性和局限都需要从制度层面进行分析:网络的技术架构、媒介体制与权力逻辑。唯有从制度分析的视角进行分析,才能深入地理解网络反腐在中国的影响力,更加全面探讨网络反腐及其相关现象,更深刻地洞悉网络反腐的有效性和有限性。
(一)网络反腐的效力与限度的技术逻辑
网络反腐建立在互联网的技术基础之上,与传统反腐形式相比,网络反腐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乃至决定了网络反腐的效力,同样也决定了网络反腐的限度与局限性。网络是一个非中心化、虚拟、跨时空、交互的技术架构。互联网是在“开放、参与和自由沟通”的理念下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设想的是去中心化、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是数字化的,信息传递和传播几乎以光速运行,可以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在线和离线互动,克服了传统实体空间的时空约束。
网络反腐建立在网络技术基础上,具有隐匿或公开、快捷、互动、低成本等优势。从网络民间反腐来看,网络举报可以采取公开形式,也可以采取隐匿形式;可以匿名身份网络揭露、网络曝光、跟发帖评论和跟踪腐败。由于网络数字化信息传播的快速性,网络反腐方式快捷,跨越时空约束,避免传统反腐由于层层批转繁复程序(举报上门-登记-反映情况-交材料-受理)、权力与利益关系网导致反腐材料和反腐人身份泄密的弊端,最大限度地保护反腐者;即使采用实名举报,因网络举报的公开性和影响力,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举报人的权益。网络反腐的另一优势是强大的交互性,可以吸引和动员诸多人参与,广大网民可以利用论坛、博客、微博等载体形式,构筑一个公共空间,也可以采取人海战术发动“人肉搜索”集众人力量搜集官员腐败证据,包括文字的、图片的、音频、视频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对一腐败事件或现象发帖、跟帖,聚集集体智慧和力量降低个体反腐的成本,调动了网民反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克服机会主义倾向,因而具有更强大的力量。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某腐败现象或案件可以吸引成千上万网民的关注和参与。
同样地,官方有效利用网络举报的优势,可以更加充分发动公民积极参与反腐败,提高受理腐败案件的效率;通过积极主动搜集、监测、鉴别网络披露、曝光的腐败事件,充分利用群众的力量,可以降低腐败案件的搜集成本,克服传统官方反腐制度和机制的不足之处,提高对腐败的打击力度。政府还可以利用政府网站和专门的反腐举报系统和网站对腐败案件的查处情况进行公开威慑腐败分子,达到预防腐败、警示腐败等宣传反腐倡廉的目的。此外,利用网络,可以加强官方和民间在反腐问题上的交流互动,可以接受社会更广泛的监督,增进互信。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