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反腐败的有效性与有限性:一个制度分析的框架

网络反腐败的有效性与有限性:一个制度分析的框架

20100316093611275

腐败是人类社会的顽疾,往往被喻为“社会之癌”,如何有效治理腐败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快速转型、权力高度集中和法治的不健全导致中国腐败问题在某些地区和领域频发,反腐倡廉任务艰巨。腐败形式日益隐蔽复杂,反腐败制度和机制需要不断创新。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与普及、电子政务的健全、公民网络参与的积极性高涨和网络媒体主流地位的凸显催生了一种新的反腐败形式和手段———网络反腐。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网民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政府域名达到5185个。[1]2010年6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表示大批经由互联网反映的问题得到解决,政府建立的网络反腐举报为惩治和预防贪污腐败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系列有待思考的问题是:什么是网络反腐败;网络反腐败的有效性在哪里,为何有效;网络反腐的局限性是什么;如何构建网络反腐体系,充分发挥网络反腐的优势,进一步构筑更加健全的反腐体系,更加有效地预防和惩治腐败。

一、网络反腐的历程与文献回顾

网络反腐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是互联网飞速发展与不断普及的产物。网络反腐的实践先于网络反腐的理论研究,因此,要全面把握网络反腐的涵义,必须首先了解它的两条发展轨迹:民间网络反腐和官方网络反腐。

(一)网络反腐的发展轨迹

可以说,官方网络反腐是电子政务在反腐败上的应用。就目前查到的文献,政府正式利用互联网反腐败始于2003年。2003年,中国最高检察院建立网络举报平台。网上举报中心仅开通半年,就受理举报32500件。[2]2005年1月,中共中央颁布《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强调“加强反腐倡廉网络宣传教育,开设反腐倡廉网页、专栏,正确引导网上舆论。加强对互联网站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指导和管理”。同年12月,中纪委、监察部首次公布了中纪委信访室、监察部举报中心的网址(www.jubao.gov.cn),开通官方反腐败举报网站,标志着网上举报作为网络反腐形式正式纳入官方反腐体系和制度。2006年1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开通了全国行贿档案查询系统并实现全国联网。2007年12月,中国国家预防腐败局网站正式开通(http://www.nbcp.gov.cn),介绍我国反腐败政策,开设了网友互动、网络调查、在线访谈、技术预防等栏目。全国省级纪检监察机关,包括一些市、县纪检监察机关都相继开通举报网站,一些地方还开通了工作QQ举报和手机短信举报。在地方试行一月之后,2008年8月湖南株洲市纪委正式颁布了全国第一部网络反腐文件———《关于建立网络反腐倡廉工作机制的暂行办法》,该市纪委书记因为网络实名上网收集处理反腐线索,被誉为“中国网络反腐第一人”。至年底,共受理网络举报207件,查实办结100余件,在网上发布查实结果50余件,其中有不少重大案件。[3]

民间网络反腐的形式之一是建立反腐网站。被称为“中国舆论监督第一人”的李新德在2003年创立了“中国舆论监督网”(http://www.yulundongtai.com),中国民间申诉网(www.msssw.com)、百姓喉舌网(http://www.cnbxw.net)和“我行贿了”等民间反腐网站先后成立。民间网络反腐主要采取的形式包括:网络举报、网络揭露、曝光、评论,形成舆论压力达到反腐目的。近年有许多经由网络披露而得到查处的腐败案件,如2005年网络引爆的黑龙江原省委副书记兼政协主席韩桂枝案、2008年南京“史上最牛房管局长”周久耕案以及始于2010年的官员“日记门”、“艳照门”、“视频门”等系列案件。[4]接下来的2011、2012年网络反腐更是风起云涌,网络成为社会监督的重要途径,经由网络引爆的“表哥”、“房叔”和不雅视频涉事官员纷纷被立案查处,充分显示了网络反腐的威力。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