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李松林:科学践行群众路线(2)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群众路线观

(一) 关于群众和群众路线的概念

《现代汉语词典》对群众的解释有三层含义:一是泛指人民大众,即与人民一词同义;二是指未加入共产党、共青团的人;三指不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在政治学研究视野中,群众是指具有政治利益表达诉求,有参与政治愿望的组织和个体;在社会学的研究视野中,群众是指与国家力量相对应的社会结构实体和组织;在历史学的研究视野中,群众是指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力量。三个不同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群众做了的解读。群众路线是指执政党处理自己和人民群众关系的根本态度和工作方法。党的十八大对党章提出了修正案,修正后的党章对党的群众路线是这样表述的:“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最早使用群众路线概念的是李立三,他在1928年11月与江浙地区党的负责人谈话时使用了这个概念。1929年9月,周恩来在负责起草中央给红四军的指示信(党的历史上称之为“九月来信”)的时候,涉及到了“群众路线”这个概念。指示信说道:关于筹款工作,亦要经过群众路线,不要由红军单独去做。毛泽东指出,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红军绝不是单纯打仗的,他除了有打仗消灭敌人的任务之外,还要担负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的任务。毛泽东1929年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里面谈到了群众路线问题,而且还谈到了我们的战术“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消灭敌人”这样的观点。1930年,毛泽东写的《调查工作》明确表达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的根本观点,初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1943年6月毛泽东写了《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提出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观点。1945年党的七大上毛泽东概括了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而三大作风之中第二条就是密切联系群众,把它作为三大作风之一,而且写进了我们的党章。党的七大上少奇同志代表中央做修改党章的报告,他强调: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组织路线。把群众路线放在这样的高度上予以定位,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刘少奇同志是第一次。而且刘少奇同志把毛泽东思想的群众路线概括为四个方面: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党的八大对群众路线做了进一步的表述,而且强调应当注意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同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生活的官僚主义做斗争。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决议对群众路线进行了高度的提炼和概括,决议的观点是: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党的文献中第一次从定义的角度对党的群众路线进行了高度概括。十二大党章比十一届六中全会历史决议的表述少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两句话,增加了“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一句话。我们今天对群众路线的概括就是五句话,那这五句话当中你们看到了,前面四句话都是毛泽东高度提炼的,后面一句话是党的十二大党章的时候提炼的。

(二) 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

我们说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我把它概括为三句话:第一句话,一切为了群众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我们党的性质是什么?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两个先锋队嘛。我们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以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我们一切要为了群众。第二句话,一切依靠群众是由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决定的。但是现在给我们的干部提出了一条,你到底依靠谁?是依靠人民群众还是依靠老板,所以现在人们已经把这个话题提了出来。第三句话和第四句话,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实行的根本的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我们的意见是从群众中来的,我们还要回到群众中去,我们党的作用是什么,我们必须把它搞清楚。

(三)群众路线的理论依据

群众路线的理论依据就是我们三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群众路线的观念,我们先讲毛泽东时期。

1.毛泽东的群众观

第一,毛泽东认为群众是一个动态的历史性的概念。毛泽东指出,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拿我国的情况来说,在抗战时期,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日本帝国主义、汉奸、卖国贼都是人民的敌人,这里面想说的是人民群众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我举个例子,抗战时期蒋介石跟我们是什么关系?咱们做一个判断就知道了,在抗战时期,民族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之后,阶级矛盾并没有因此减少或消失,只不过是降到了次要的地位。蒋介石在民族的层面,面对日本敌人的时候跟我们联合抗日就是我们的朋友,但是在阶级层面他就是敌人,可是现在是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所以蒋介石是我们的朋友,是人民的范畴。但是把日本鬼子赶跑了,蒋介石跟我们是什么关系?毛泽东跟蒋介石心里面比任何人都清楚,等到把日本鬼子打走了,该咱们俩人发生战争了,这就是相互之间的敌人。在阶级层面他是代表着敌人,在民主层面为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他就是人民的范畴,所以毛泽东讲了一个人民群众的一个动态概念。

第二,高度赞扬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关于这条我不讲了。大家都看过毛泽东《论联合政府》关于真正铜墙铁壁的话,还有就是《论持久战》里讲的战争的威力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毛泽东历来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这是毛泽东的特点。

第三,科学地概括了群众路线的内涵。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做了表述,前面我已经说了,这块我不讲了。

第四条,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的党,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什么我们特别强调全心全意?因为我们就是人民群众的代表者,那我们不为人民服务为谁服务。毛泽东最早使用为人民服务的概念。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党的宗旨,也是毛泽东高度强调的。我这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张思德,还有一个这个大家都知道,一个外国人叫白求恩。在评价张思德、白求恩的时候,毛泽东要求我们共产党员争做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第五,毛泽东深刻论述了党和群众之间的具体关系。什么关系呢?一是学生和先生的关系,谁是学生?定位我们必须清楚。二是要东西和给东西的关系。毛泽东都指出:“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

第六、总结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决反对贪污腐败。在七大上强调了密切联系群众、理论联系实际、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

2.邓小平的群众观

第一,邓小平以“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两面旗帜作为统战政治的基础,使人民群众的概念超越了社会制度的局限,从而发展了人民群众的概念。什么意思?按常规爱国就应该爱社会主义,我们把爱国主义也作为人民群众的内涵之一。大家说台湾人爱不爱中国?现在台湾有一部分人是台独分子,但是整体台湾人还是爱国的。我们在台湾做了一个调研,一个中国两边的表述是不一样的,我们的表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他们的表述是中华民国。让台湾人民做选择的话,爱中国还是爱中华?选择爱中华的人多于爱中国的人,爱中华也是爱中国。小平同志强调了爱国也是人民的范畴,这样就超越了社会主义制度,包含了资本主义制度。

第二,党是人民群众工具的观点,群众是目的,党是手段。邓小平指出 “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

第三,界定了群众路线和群众运动的关系问题。群众运动只是群众路线的一种形式,就是不能永远搞运动,所以鉴于文化革命的教训,我们现在一般情况之下就不再提运动了。那么我们这次整党,我们这次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算不算整党啊?当然算。那算不算一次运动呢?我们没叫运动,我们叫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我们这次强调的是自上而下,而不是自下而上,文革期间完全是自下而上。今天的局面来之不易,我们无论如何不能乱,稳定压倒一切。邓小平同志的思路是改革、发展、稳定;改革是手段,稳定是前提,发展是目的。所以我们在今天特别强调要稳定,我们不搞运动。

第四,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作为判断一切工作的标准。小平同志这条讲得非常好,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决策工作成败的基本依据。党群关系到什么程度才行啊?到这个程度。的确有难度,特别是今天的社会跟过去不可同日而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层面的东西太多了。

第五,加强廉政建设,密切联系群众,这条我不多讲。

第六,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次十八大报告里面在民主政治问题上强调得非常突出。你们看看邓小平这段话里讲了什么?他语重心长的讲到:“群众有气就要出,我们的办法就是使群众有出气的地方,有说话的地方,有申诉的地方。”

3.江泽民的群众观点 

第一,科学界定了新时期我国人民概念的范畴。最主要的是大家熟知的六种人: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

第二,将党群关系置于党执政规律的高度上来。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这一条我不多讲。

第三,开创了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局面。这三位一体是什么?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我们的干部队伍要从原来的行政管理思维转变到法制思维来,不看领导脸色,按照法律办事。我们什么时候能转过来?这对我们是严峻的考验。

第四,坚决反对贪污,加强党风建设。江泽民在十三届四中全会的讲话中就提出:“必须在近期办几件使党心民心为之振奋的事情。 … …制定防治和惩治腐败的制度,使党风有根本好转,恢复和加强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   

    4.胡锦涛的群众观点

第一,提出了“三民”群众观。什么叫“三民”群众观呢?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锦涛同志这三句概括的非常高。

第二,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提出群众利益无小事的价值理念。这条讲得非常好,只要是群众的事情没有小事,只要我们的干部这么去想,我们的党就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第四,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说到底就是要忠实实践党的宗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责任编辑:周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