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学籍号”关键不是一人一号是保障学生权益
学籍管理在以前有点乱,有点滥,在信息化时代,“一人一号”的“终身学籍号制度”,能够防止许多弊病,能够让一些常见性问题,比如防止流生、高考移民等问题,甚至可以解决学校利用“虚假学生”骗取公用经费等问题。然而,“终身学籍号制度”最为关键的不是“一人一号”,而且是要保障学生的“权益”。
其实,从“终身学籍号制度”的设计来看,多是立足于管理者的利益视角。在“一人一号”中,要全面记录学生的成长,除了学籍基础信息外,综合素质发展报告、体质健康测试、预防接种信息、在校期间奖励、享受资助信息等也是学籍档案主要内容。同时针对转学、休学等变动均有处理办法。这些与学生相关的最重要的信息,几乎都给予记载,应该说,如果拿到学生的学籍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该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问题是,里面记载的内容如何保证不歪曲事实?在我看来,这需要有几项配套措施:
其一,需要让学生能够看到自己信息的制度保障。究竟学校教师对自己如何评价,如何载入学籍中,是否客观?既然成为“档案”,学生没有理由不清楚自己学籍中的材料。因此,要给予学生一个密码,能够看到自己的“档案”;其二,需要给学生一个申诉的保障制度。如果学生发现学籍中记载的内容不符合事实,学生可以维权,以便能够得到修改,毕竟在现实中,教师和学校报复学生的事也并不罕见。其三,要防止学籍号信息被泄露。现在公民信息被泄露的现象很多,许多人为此受到无端的骚扰,如何保障学生的信息不被泄露,这不仅需要技术的保障,更需要责任的保障;其四,对于虚假载入信息的教师和学校,如果被查实,理应受到法律的惩罚;其五,要有防止有学生拥有两个以上的学籍号的措施。身份证也是独一无二的,却出现一个人多张身份证、身份证号码重复等问题,而出现这些问题,本是职能部门的错,可最终却要让由公民来埋单,如果学籍号也出现这样的问题,肯定会影响到学生的中考、高考,那谁来解决?其六,学生有了学籍号,如果跟随父母到外地就读,其读书的权益能否得到保障?如果这个“终身学籍号”不是入学的通行证,像外来民工子弟随父母到城市就读,仍然要和其它条件挂钩,那这个“终身学籍号”还有多少功效?
有人建议,统一终身学籍号,应该直接用身份证号。这个建议不错,但退一步说,即便是用了身份证,也不能保障学生的权益。在我看来,“终身学籍号制度”的核心词是“保障学生权益”,能够保障学生权益的制度才值得期待。
“终身学籍号”是一种难得的进步
全国学生“一人一号”,全国统一编码,教育部推出的“终身学籍号”不啻为一种制度进步。曾几何时,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混乱,不久前深圳百万学生因为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混乱,不得不开始全面推行中小学生学籍管理信息化工作。须知,如若学籍管理混乱,那么整个学校的教学管理也将出现一片混乱,正常的教学秩序也将被打乱。可见,“终身学籍号”是对管理制度的一种及时修补,有利于搞好学籍管理工作,维持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转。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流动人口的日益增加,学籍管理工作日趋复杂,建立在户籍制度上的中小学学生学籍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其实,学籍要实现全国统一管理的呼声早已发出,如今,“终身学籍号”呱呱坠地,让人甚是期待。虽然在细节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对于张冠李戴式的旧有学籍管理,不得不说是一种很有必要的补充和完善。
笔者之所以认为此举可行,这是因为身份证作为编号有其致命的缺点。毕竟,身份证号码的特殊性,使其暴露了太多的个人信息,比如出生日期、籍贯、性别等等。而“一人一号”的终身学籍号,有效规避了个人信息的泄露。据介绍,终身学籍号是以学生身份证号为基础进行统一编码,为确保唯一性,全国范围内一人一号,籍随人走,终身不变。就此来看,学籍信息同步化规范化已成为一种管理风潮,大大方便了教育管理。
曾经,我们认为统一学籍只是一个美丽神话,现在“神话”已成现实,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终身学籍号”的亮点在于,全国实现统一的学籍管理后,学校教育实现对接,农民工子女无论到哪里,都可以及时、便捷地进入学校就读。而且,基于此建立的学籍管理方法不仅将使学生情况一目了然,还将使义务教育保障经费落到实处。再有,综合素质报告、体检信息等均记入学籍档案,学籍系统可实现营养餐管理,诸如此类的好处,不一而举。
可以这样说,“终身学籍号”不仅终结了学籍管理各自为政的状态,还是一项现代化的教育管理方式。制定制度是为了保障大多数人的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说,“终身学籍号”是一个惠及亿万孩子和家庭的制度产物。户籍制度的改革至今仍不见动静,而“终身学籍号”却向我们招手了,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难得的进步,起码是比户籍制度改革走在了前列。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