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终身学籍号”实现教育公平的第一步(4)

【案例】“终身学籍号”实现教育公平的第一步(4)

学籍一人一号不如严治教育权力

于当下而言,高考移民、一人多个学籍并非稀罕事。虽然教育部门和地方政府屡屡出台政策和文件试图限制高考移民和非法转学等违规行为,但结果还是一如既往地遗憾:学生由高分省份往低分省份“移民”的例子仍十分常见。从学籍管理制度层面讲,没有建立起全国联网、“一人一号”、“籍随人走、终身不变”的学籍制度是重要原因。鉴于此,对于全国首部《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实施,我们应当报以期待。

客观来说,“唯一学籍号”和“唯一身份证号”有着相同的设计理念。“唯一学籍号”的制度设计,当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虚假学籍、重复学籍,防止学生“不辞而别”、违规转学问题的出现,并对教育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也必然产生积极作用。但是,“一人一号”并非是规避高考移民、非法转学等舞弊现象的万能解药。一方面,“一人一号”制度只是一种理想设计,只能防得了君子,未必防得了小人。在身份证号都完全不能保证“一人一号”、房姐房叔辈出的语境里,谁也无法保证,未来的某个时刻就不会出现一名拥有多个学籍号和多个学籍的“学籍哥”出现。另一方面,全国联网之举固然时髦时尚,但是,仅仅在学生学籍一个领域进行信息联网,而对户籍制度、社保、住房信息不进行联网,想必这两亿学生的学籍信息,也只会变成“信息孤岛”。要想拿“孤岛”外的信息证明“孤岛”内的信息,可能会比登天还难。

解决问题最根本的办法仍然是防范教育权力的腐败。这和一个人能拥有多张身份证是一样的道理。众所周知,我们户籍信息早已实现“一人一号”和全国联网,可还是会有人拥有多张身份证。而权力腐败才是最根本的问题。既然公安户籍部门可以被腐败打开制度漏洞给特权人士办理多张身份证,那么,教育权力也便存在为特权人士开绿灯的可能。特权人士的子女在不同学校、不同地区建立不同的学籍信息,也就见怪不怪。

还有一个问题必须搞清楚,这个学籍号能不能实现和身份证号的统一化?一个人一生只有一个身份证号,一个人一生也只有一个学籍号,那么,为什么不能让“两号合一”?而“两号合一”的有利之处也是显而易见,一是节约管理成本;二是能更好地实现与户籍的挂钩,让拥有多个学籍的门槛和阻力更高。用身份证号代替学生的学籍号以及未来的社保账号,让社会全体公民不再拥有那么多需要记住的号,应该是相关管理制度需要解决的问题。

学籍“一人一号”的制度初衷是善意的,但是,根本性的问题在于教育权力作为公共权力,并没有被关进制度的牢笼。在此语境下,教育权力自己导演舞弊现象,东窗事发仍然是偶然问题而非必然问题,到头来,教育公平仍然会受到损伤。

【启示与思考】

统一全国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看似与我们的生活关系不大,实则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惠民工程。一个学籍号的小小改变却会给广大学生与家长带来无数的便利,诸如随迁子女入学、转学等问题。并且,学籍信息中将体现学生入学、转学、综合素质、特长等方面的内容,让中、小学换校实现完美衔接,及时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同时,统一的学籍管理还可以杜绝义务教育经费拨付的误差,防止个别学校虚报学生数量套取教育经费,吃“教育空饷”的现象,并且能够有效的防止考试移民现象,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

从技术层面看,这确实有很多好处。虽然如此,我们也不宜太过高估其价值。首先必须意识到无论是对于“异地转学”还是“学籍造假”等来说,统一的学籍制度固然不乏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实际上又都不是一种能真正触及内在要害的治本之道,而不过仅仅是一种外在技术性手段。比如,“异地转学”的要害是现行户籍制度,“学籍造假”是因为教育管理权力缺乏有效制约。

其次,还应看到,“终身统一学籍号”的技术功效并不是牢不可破。一个现成的例子是公安户籍管理,它早就已经是“一人一号、终身使用”、“全国统一联网”,但技术手段并没有妨碍“房妹房姐”等一人多户、多号等户籍怪象的频繁发生。

有鉴于此,对于“终身统一学籍号”制度的落实,需要相关部门更多的配合与思考。如何让学籍的流通真正获得畅通,并保证学籍的唯一性,教育部门须建立起一套严格明确的配套管理制度。比如,在一些偏远学校,尚不具备录入电子文档的条件,对此该如何应对?再比如,如何预防联网所带来的泄密风险?诸如此类,必得事先有所安排才好。

全国统一的学籍制度,应作为一种以保障受教育者权利为本位的公共服务制度,而尽量避免使之沦为一种简单满足教育部门行政便利的管理、管控制度。学籍统一管理是实现教育公平的第一步,以后的路还有很长,我们期待更多有利于民的教育公平相关政策出台。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