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新思路与新方法(2)

摘要:改革开放越深入,我们的难题越大,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党会不会丧失先进性,丧失先进性的重要表现就是脱离群众。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党的一些干部可能与资本的利益关系越来越密切,愿为资本服务,而不愿为群众服务。另一个问题是,会不会使很多党员丧失先进性?随着改革开放越深入,造成职业跟事业分歧越来越大,一些党员不惜牺牲共产主义事业而保全职业。

(二)巩固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

在我们党执政的过程中,想要巩固执政基础、执政定位,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确实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同志指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当前,我们党在“四大考验”、“四大危险”面前出现了“四风”问题,“四风”的背后还有“四观”的问题(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与之有关的还有四大陷阱问题(即中等收入陷阱、卢梭陷阱、葛兰西陷阱、欧洲共产主义陷阱)。无论是要经得起四大考验、化解四大危险,还是要解决四风问题、四大陷阱问题,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确保政党长期执政而不变质的根本之路就是两个字——人民,人民不光要监督政府,还要自我负责、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自我发展。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树立群众观,确保党长期执政不变质的核心问题就是群众路线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向深层次发展,会不会出现一些既得利益集团的问题?有人说市场经济就是利益集团经济,市场不断产生各种各样的利益集团,这些集团不断影响政府决策。怎么防止这种现象产生,或者怎样把这种现象减小到最低程度,使之不过多地影响政府决策,尤其不要影响党内的决策?一位国外财经问题专家说,现在西方的政党基本变成了政党有限公司,领导人基本可以叫董事长,政党就是为那些利益集团服务的。我们党要经受住考验,不要变成西方那样的政党有限公司。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面临的考验是非常重大的,但使命也是光荣的。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经受市场经济的考验,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深化这一认识。

改革开放是一个永不停止的过程,改革开放越深入,我们的难题就会越大,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党会不会丧失先进性,丧失先进性的重要表现就是脱离群众。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党的一些干部可能与资本利益关系越来越密切,他愿意为资本服务,而不愿意为群众服务。一旦脱离群众,党的先进性就丧失了。另外一个问题是,改革开放会不会使很多党员丧失先进性?改革开放越深入,造成职业跟事业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在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的时候,如果认为职业高于事业,二者一旦出现矛盾,一些党员往往牺牲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事业而让自己的职业得以保全,党员的先进性就丧失了。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党员就变得越来越不如群众。

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的变化会不会使党迷失方向?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中,如何在把握方向的同时始终代表人民根本利益?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二三十个大党、老党相继失去长期执政地位,包括那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还有印度国大党、日本自民党、墨西哥革命制度党、印尼的执政集团等。还有一些政党对国际形势发生了误判,更重要的是在误判中制订的政策脱离人民群众,最后人民群众把他们推翻了。如前苏联。上世纪80年代,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苏联误判形势,与美国大搞军事竞赛,导致解体。现在,美国提出“空天一体化”计划,诱导我们与其争夺天空,我们不上这个当,不能因为美国搞“空天一体化”而影响到我们的发展。

外部环境的考验将越来越复杂。当年中央判断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是我们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抓住了头十年的机遇期,发展得非常快。2001年,中国的GDP相当于美国的11%,到了2012年已经相当于美国的50%多。那么,随着美国重返亚太,在我们周边形成了一系列的对峙,第二个十年中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吗?中央判断我们依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要看到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发生了变化。做出这样的判断主要是基于三个理由。

第一,经济全球化,全球中国化。经济全球化正在出现全球中国化的效应:全球中国商品化、全球中国投资化、全球中国文化、全球中国人流动化。2012年,我国8200万人次出国旅游,2013年上半年这个数字已经突破了4600万,全年可能会有9000多万中国人出国旅游。这给世界带来很大的影响,也给中国带来不少的机遇。我们要科学把握经济全球化、全球中国化的趋势带来的机遇。

第二,全球经济危机仍在继续。无论是世界金融危机,还是欧债危机,都给中国带来一些机遇。中国走出去的步伐迈得更快,掌握很多的战略资源。

第三,抓住国际发展变化的机遇。我们一定要记住,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在开放、复杂的环境里开展的这一特点。

(三)解决群众反应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教育是一个手段,但重在通过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我们确实有很多“中国式难题”。

一是存在“利益铁藩篱”的问题。习近平同志两次讲到利益藩篱。2012年12月,在广东考察工作时,他讲到了要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2013年7月,到武汉考察又谈到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他意识到了利益在固化,固化以后形成藩篱,还不是一般的藩篱,而且是铁藩篱,其利益一旦被触及,就会表现出强烈的攻击性。就像李克强所言:“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既有传统资源性领域的藩篱,也有公共服务领域的藩篱;既有行政垄断领域的藩篱,也有行业监管领域的藩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主要的议题就是解决全面改革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把利益藩篱的问题解决掉。这个问题是群众反应很突出的一个问题。只有打破行政垄断的藩篱和行业领域的藩篱,政府的公信力才能建立。

二是存在“制度天花板”的问题。有的制度过去是好制度,现在变得越来越约束发展,有一些制度已经毫无意义了,所以该废的废,该变的变,该改革的要改革。就像我们梳理行政审批领域的权力一样,该减的减。李克强总理承诺,“本届政府下决心要再削减三分之一以上行政审批事项”。这对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肯定是有好处的。有些群众问题与制度有关,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要想办法改革制度、创新制度。

责任编辑:周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