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新思路与新方法(4)

摘要:改革开放越深入,我们的难题越大,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党会不会丧失先进性,丧失先进性的重要表现就是脱离群众。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党的一些干部可能与资本的利益关系越来越密切,愿为资本服务,而不愿为群众服务。另一个问题是,会不会使很多党员丧失先进性?随着改革开放越深入,造成职业跟事业分歧越来越大,一些党员不惜牺牲共产主义事业而保全职业。

有很多的镜都可以让我们去对照。我们还要用好放大镜、显微镜,某种意义上要用照妖镜来查找一些人的问题。

2正衣冠

正衣冠,主要是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自觉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

一是正一正党性修养。刘少奇在1939年《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就讲到,“不要把自己看作是不变的、完美的、神圣的,不需要改造的、不可能改造的。……你们在学校中受着同样的教育和训练,然而由于你们各有不同的品质,不同的经验,不同的主观努力和修养,因而你们就可能获得不同的甚至相反的结果。”修养问题确实非常重要,无论是作为一个个体的修养,还是作为一个党员的修养,我们还有一些工作需要做一做。

二是理一理党员义务。作为一个党员,有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的义务,怎么把个人工作与远大追求结合起来。

三是紧一紧党纪国法。就是如何自觉地把自己手中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而且还是带高压线且通电的制度笼子。有些人把权力关进去了,可是这个笼子要么是纸糊的,要么管笼子的人是自己的人,让开笼子就开笼子。还有人说这是高压线,但高压线经常不带电。

3.洗洗澡

洗洗澡,主要是以整风的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洗一洗思想行为的灰尘,保持共产党的正直本色等。

洗洗澡,可能跟杨绛先生写的一本叫《洗澡》的小说有关系。这个小说讲的是“三反”运动知识分子接受思想改造的经历。思想改造,在1953年最初称为“脱裤子割尾巴”。杨绛说知识分子耳朵娇嫩,听不惯“脱裤子”的说法,于是就改叫洗澡。杨绛自问:我们洗干净了吗?她始终认为,人是有灵性、有良知的动物,那么,人生一世,无非是认识自己,洗炼自己……所以,杨绛先生认为洗澡主要是解决知识分子的思想问题。党员干部还要为自己的行为“洗洗澡”。我们“洗澡”,一要洗“凉水澡”,让自己保持始终的清醒;二要洗“热水澡”,让自己保持一种热情;三要洗“温泉澡”,让自己保持一种洁净。

4.治治病

治治病是有针对性的。比如说,治浮躁病,要脚踏实地、踏踏实实地干事。治富贵病,要始终牢记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不能染上发达国家的富贵病。治软骨病,要树立科学信仰。精神上、理想上丧失了信仰,就是缺钙,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所以,治治病就是要看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实实在在存在哪些问题,就解决哪些问题,而不是要求大家都按照同一个病去治,用同一个方子治,要针对自己的病情,有什么病治什么病,有几种病就治几种病。

                              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工作

(一)树立唯物史观,强调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从莫尔到马克思,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现实,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两大基石之一,唯物史观是我们树立群众观点的基础,走群众路线必须树立唯物史观。我谈两个问题。

一个是新媒体的发展带来的冲击。随着微博的发展,出现了一种用唯心主义看待历史、思考历史、分析历史的现象,大家把历史掰开了、蹂碎了,碎片化看待历史。历史没有了规律,没有了所谓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不是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也就没必要为共产主义奋斗了。历史在这些人那里,成了可以随便解构的,假定一个就可以否定另外一个。因为微博能容纳的字数只有一百多个,不可能系统分析,只能去消减、颠覆。有微博说,1840年以后西方列强到中国最早不是来征服我们的,是希望按照市场的逻辑从事商贸,平等交换,但由于中国不懂市场经济,不按市场规矩办事,西方列强为了教育我们而征服了我们,我们应当忏悔,就不应该有近代革命,自觉接受西方市场经济就完了。如果这样的话,近代以来中国人付出的巨大牺牲就毫无疑义了,洪秀全为什么要起义,康有为为什么变法,孙中山还搞什么革命啊,共产党为什么要带领人民夺取政权,一切都没意义了。

一个是改革开放以后,从1978年到现在增加了4800万党员。这4800万党员里有相当多的人不懂什么是唯物史观,所以在分析问题、看待问题的时候很容易掉入唯心主义陷阱。有人觉得是资本创造历史、流氓创造历史、英雄创造历史;人民群众就是雇员,跟着英雄走,跟着资本走;人民群众根本不创造历史。

唯物史观如果不树立起,群众路线就没有理论基础。

(二)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为实践群众路线奠定信仰基础

我们信什么?信仰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把人民当作上帝,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愚公移山》讲话中指出,人民大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上帝。树立科学信仰就是信仰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通过信仰来确立为什么要为人民群众服务,如何为人民群众服务。所以,邓小平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这一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定要与理想信念连在一起。

(三)面对中等收入陷阱,需要构建党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机制

当前,我们还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是2006年世界银行在《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明确提出的一个概念,说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3千美元,特别是6千美元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社会结构转型、政治体制转化,经济增长可能出现乏力的问题,人均GDP长期甚至几十年都徘徊在6千美元,由此掉入中等收入陷阱。2010年世界银行又在一个报告中描绘了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特征,如经济增长乏力、回落或者停滞,贫富分化,就业困难,社会动荡,社会公共服务短缺,金融体系脆弱,腐败多发,过度城镇化造成畸形发展。中国的很多方面都符合上述特征,这与中等收入陷阱有关吗?应该说,我们确实遇到发展的坎了。在经济上我们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很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包括推动城镇化的加快发展,使我们避免掉入中等收入陷阱。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要意识到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到现在中央都没有用过。但李克强同志在2010年曾经这样表述过:人均3千美元到1万美元是“爬坡过坎”的阶段。这个阶段在政治上带来一个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随着GDP不断增长,我们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制度,使经济增长成果源源不断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这些年我们在民生方面办了很多好事,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同甘机制越来越完善,但如果经济不增长或者增长非常缓慢,老百姓愿不愿意跟党共苦呢?所以,我想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要形成一个党和人民群众既可以同甘也可以共苦的机制。以日本为例,日本经济从1993年开始连续二十年不增长,但日本社会没有动荡,最多是常换首相。日本至少有两点值得我们借鉴。一是收入分配差距比较小,基尼系数非常合理。二是政府相对严谨、廉洁,老百姓相信政府会带领他们走向胜利。所以,要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构建起廉洁机制,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重建政府公信力,使民众无论是在凯歌高奏的时期还是困难重重的时候都相信党和政府有能力带领人民不断前进,尤其是在困难时期更加坚信党能带领人民走出困境。我们要用十年左右的时间逐步把这个机制构建起来,让党和人民群众确实可以同甘共苦。

(四)面对“卢梭陷阱”,要切实防止党内形成既得利益集团

为什么叫“卢梭陷阱”呢?因为这个问题最早是由法国大革命时期非常重要的思想家卢梭提出来的。卢梭意识到,政治中可能有利益集团政治的存在,搞不好小集团的利益就会决定大多数人的利益。他非常反感这种利益集团政治。切实防止党内形成既得利益集团,“卢梭陷阱”的解决办法是走群众路线,向人民群众信息公开、党务公开、政务公开,让群众能够有更多的路径来监督政府或监督党的一些重大的决策,使群众能够看得到我们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

责任编辑:周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