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跳出“葛兰西陷阱”,保证社会的公平
意大利共产党领袖葛兰西1926年提出,在历史上从未见过一个统治阶级整体上生活条件低于被统治阶级的和从属阶级的某些分子和阶层。历史把这种前所未闻的矛盾留给了无产阶级,如果无产阶级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不以牺牲行会利益克服这个矛盾,就不能成为统治阶级。即便成为统治阶级,如果不能为了阶级的长远的利益而牺牲直接利益,就不可能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无产阶级专政的巨大危险就是这个矛盾。我们能不能做到人民群众的收入和公务员的工资差不多,跳出“葛兰西陷阱”,保证社会的公平,对于共产党执政是一个重大考验。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要意识到公务人员的待遇和人民群众的待遇之间的内在联系。
(六)避免决策“不虞效应”造成的决策失误,减少对群众利益的损害
所谓“不虞效应”是没有料到、意外出现的结果,是决策结果的负效应,决策尽可能做到科学化,减少对群众利益的损害,这本身就是在实现群众利益。有些决策带来巨大的失误,不但直接损害了群众的利益,而且还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比如盲目建设造成的大片“鬼城”,招商引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等。很多决策考虑短期效益更多一些,容易忽略长期效益,负面问题在三五年之后陆续反映出来。要想办法提高决策主体的能力。
(七)创新基层群众工作方法
群众路线的方法论非常重要。比如,创新思维方式,切实把握矛盾分析的方法。要善于抓住三类矛盾:一是突出抓住最简单最普通最常见的事,二是抓住很反常的不可理喻的事,三是抓住未来带苗头的事。
另外,注重一些工作技巧,善于控制一些节点。比如说,敏感时期的重点人群聚集,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政策出台时,群众切身利益发生人为重大损害时,突发事故事件或自然灾害发生时等。要深入研究,控制住本部门本行业的节点。
(八)善于把握群众工作规律
走群众路线,要掌握实际生活的规律和心理活动的规律。通过把握规律来建立群众工作的内在机制,建立一些制度,让群众工作更有超前性、更有主动性。科学发展观一再要求我们要善于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这四句话每一句话都是找规律。群众工作也有很多的规律性。有的学者提出群众工作中至少有四大规律现象值得注意:一是发展程度与群众支持不完全成正比,二是获得的实惠与群众的支持不一定成正比,三是服务群众与群众支持不完全成正比,四是一味让步与群众支持不成正比。
(九)会讲群众的话语
我们走群众路线不能搞成后现代主义,一定要用群众的语言,群众的话语体系。社会发展到现在,有三套逻辑、三套话语体系:共产党的逻辑、人民群众的逻辑、资本的逻辑。有些逻辑之间是强烈的冲突,有些逻辑之间是可以匹配,由于逻辑不一样,话语体系不一样,有共产党的话语、有群众的话语、有资本的话语。
用什么话语跟群众讲?要处理好三个话语体系彼此之间的关系。人民话语体系应该是最终的话语体系,与共产党的话语体系内在的融合在一起,其他的话语体系服从于这个话语体系。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用反映群众利益的话语,用反映群众利益的价值观、价值体系去跟群众讲。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最后不能只是一套文件语言。如果没有形成一套群众话语体系,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就大打折扣。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期讲了很多的共产党的语言,运用了很多中国的典故。1939年7月7日,毛泽东在华北联大将迁到抗日根据地去时的演讲中说“当年姜子牙下昆仑山,元始天尊赠了他杏黄旗、四不象和打神鞭三样法宝。现在你们出发上前线,我也赠给你们三样法宝,这就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他很好地用了群众易懂爱听的语言,把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做了转换。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也应该形成这方面的东西。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