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教育程度被看作是就业的关键因素。在有岗位空缺的情况下,教育程度高会带来更好的就业机会。然而,受教育人口的失业也很普遍。例如,首次求职的人比其他人有更长的就业等待期。在全球范围内,大学毕业生或来自较富裕家庭的人比那些来自经济困难家庭的人经历的等待期更长,因为他们对工作的期望值更高和承担失业的能力更强。
记者:解决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过渡的难题,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有哪些关键因素?
王一丹: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一个人的就业取决于综合因素,包括就业机会、工资、劳动力市场规则、相关的教育和技能、资格、家庭背景、工作经验、职业信息和个人选择,等等。这些因素意味着教育的干预是必要的,但并不足以实现就业。制定并实施一个综合的,涉及政府、学校、企业雇主及个人等的全方位战略更为有效。
使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和培训并鼓励企业为学生提供工作经验,是帮助学生未来就业的关键。雇主可通过提供工作经验和最终就业在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中发挥重要作用。
学校和工作之间的联系也部分地取决于学生个人,因为何时进入劳动力市场、喜欢什么工作以及具有哪个领域的专长由个人决定。应鼓励个人抓住技能学习和继续教育的机会并利用自身优势来应对技能的短缺,使自己能够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积极寻找职业发展机会。
无论学生完成哪一级的教育,大多数毕业生都会在本地就业。因此,要减轻从学校到工作过渡的压力,鼓励当地企业参与以提高教育的相关性和就业选择是非常重要的。这在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方面尤其如此。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与当地企业间的合作伙伴关系的特点是董事会由雇主代表和来自不同企业的教师组成,这些合作也给学校带来最新的设备捐赠。通过伙伴关系的建立,企业的员工帮助学院搞项目,学院反过来帮助企业发展商业生产流程。与此同时,教师参与他们企业同行进行的创新、技术和产品开发。这一伙伴关系也培养出了当地企业高度需要,尤其是新兴工业需要的毕业生。
记者:政府的作用是什么呢?
王一丹:与企业的合作伙伴关系并非自然形成。政府的干预和激励机制是使企业成为培训伙伴的关键。一些政府,例如英国、加拿大、法国、韩国等,已经尝试鼓励雇主为青年人提供工作经验、学徒培训和就业机会,包括为企业提供工作安置补贴和工资补贴等。
随着就业选择的扩大,职业信息、咨询和指导变得日益重要。由于市场的不公平性,最贫困的人群缺乏获取信息的途径,所以他们对职业信息和指导的需求最大。因此政府部门的参与是必要的。公共部门能够借助互联网和学校建立职业信息网络,提供劳动力市场所需技能的信息。
学校在职业咨询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学校可以通过设立并强调职业顾问的作用,以及提供与职业相关的信息和指导,帮助学生选择课程,为他们未来就业做准备。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