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人民群众向党员干部精神“输血”
共产党与人民是种子与大地的关系。大地是人民,共产党是种子。没有种子,大地依然在,但缺少了树木蓬勃、绿叶蔓生的生命力;而没有大地,所有的种子都没有存在的价值,更不会有诞生。我们党的生命力就在于永远生活在人民之中,就像种子生存、扎根在大地一样。
现在的一些党员干部,思想空洞,精神懒散,不注重学习和修炼,飘飘然然。他们如同浮萍,没有把根扎在人民群众中。没有人民母乳的补充,没有人民的精神“输血”,很容易得贫血症。贫血症的特点是,人会觉得乏力和感觉筋疲力尽、心情忧郁和冷漠,易怒不安。究其病因,就在如下:不思进取,自然乏力;没有目标,自然忧郁;心无百姓,自然冷漠、无责无情。
还有一些党员干部,想法歪斜,手脚乱伸,总违规,总被捉,身体“失血”过多。这些干部眼中没有多少党纪国法,却有很强的私欲,小过犯错,大过犯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目的在于不让他们走到斜路上去。想要他们思想健康,身体健康,就要多多给他们作检查,无病要健身,小病不扩大,大病不恶化。如果等到病入膏肓,“失血”过多,医治无望,对党对人民对自己对家人都是很大的损失。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既是教育群众,更是党员干部受群众教育。接受教育是人生的常态,每个人都要活到老、学到老。对于那些“贫血”的干部,“失血”的干部,活动更是显得重要和及时,因为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是群众为党员干部诊断,是人民向干部“输血”。
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得很有声色,“红了脸,出了汗”,这说明了两点,一是一些干部身体的“病症”很重,需要用猛药,下猛药才会出汗治病,也说明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二是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整体的党员干部队伍依然抱有很大的希望,如果不存在希望,人民群众不会有热情参加这样的活动。这样的热情正是国家健康发展的希望和保证。
党员干部在这场人民群众向他们“输血”的活动中,要端正态度,多听取意见,多诚恳反省,多对照治病。
一要真“输血”,真治病。真治病,党员干部对自己存在的缺点和问题,要从多角度看待自己的问题,真心求医问诊。要知道,连去医院作检查也不愿的人是不会承认自己有病的,有了大病恶化还不愿做手术的人是没有生存的希望的。其实,干部存不存在问题,老百姓心里最清楚;有没有大毛病,听听老百姓的心声就知道了。有心治病,老百姓才会指出你的病症,干部们才可能对照镜子,看清自己的问题。老百姓为你“输血”,党员干部才有可能改正自己的毛病,改善自己的体质。
二要常“输血”,常治病。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作为常态的工作来做,就像我们的身体要年年检查一样。因为现在有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很多事情常常一阵风,风过之后,一切照旧,甚至还会反弹。治疗党员干部身上各种毛病,只治表象是不行的,必须从根本上治疗,必须抓反复。不把看病、治病的权利交给人民,一些干部身上的毛病是根治不了的。只有把监督的体制机制建立完善好,把监督的权利交给人民,并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一个经常性的活动来抓,常常提醒干部常常检查身体,按时吃药,那些干部身上的毛病才有根治的可能。
三要多“输血”,治重病。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在治病,治病来不得一点虚的。弄虚作假,害己害人。要显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一定要多“输血”,治重病。对于有病的人,要告之以实情。对那些百姓意见极大的人,不能讲情面,必须让他们洗心革面。对于那些无药可救的人,应该清除出队伍。老百姓最担心的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阵风,不能保持持之以恒的好效果,那样老百姓的心是放不下来的。
人民是母亲。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告诫干部,不要离开母亲。离开母亲,就会失去真情实感,就会贫血失血。所以,党员干部要把自己当作一颗颗种子,扎根于母亲大地,吸吮母亲的养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并从群众中得到新鲜血液。有了这样血肉组成的纽带,才能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的联系,才能保持我们的党和每一个党员干部永远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