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遗产——塞伦盖蒂国家公园(2)

世界自然遗产——塞伦盖蒂国家公园(2)

巨大生态系统

巨大生态系统

这里的降雨主要集中在11月到第二年的5月,12月和3、4月为高峰期。年平均气温20.8℃,海拔1150米处记录的年平均降水1210毫米。降雨量向东递减,自北向西递增,在西部维多利亚湖附近的狭长地带年降雨达950毫米,公园最北端肯尼亚边境附近年降水达1150毫米。

现实版的马达加斯加

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栖息着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庞大的野生动物群。在动画片《马达加斯加》中,四大主角狮子、斑马、河马和长颈鹿奔跑在辽阔的非洲大草原上,现实里,你可在非洲赤道一带一睹其尊容。非洲的很多动物都颇具“腥味”,除了上述四种,还有现存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非洲象,贪吃的鼠鸟,濒临绝种的彩面山魈,以及剑羚、长耳刺猬……。

野生动物的天堂

野生动物的天堂

很显然,塞伦盖蒂的所有动物都努力使自己能成功地繁育后代,但其中只有牛羚才是真正地精雕细琢,把它设计成了一项艺术——它们把发情期和产犊期精确地结合在一起,正好在矮草平原的雨季到来的时候发生,这对于维持它们虽然绝对数量不断减少但依然是最庞大的种群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公园的东部原先都是马赛牧区的一部分。野生动物和家畜共同分享这里的自然资源。马赛人是东非最大的游牧部族,他们的文化习俗禁止食用野生动物。

“千军万马”式迁徙

在塞伦盖蒂草原上发生的一年一度的动物大迁徙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自然景观,动物们靠迁徙的方式找寻水源和牧草。从空中俯瞰,迁徙的场面尤为壮观--每年大约有150万只牛羚和斑马会在塞伦盖蒂大范围地巡游一周,它们就像一个巨大的隆隆作响的割草机在草原上一扫而过,还给大地的是平均每天450吨的粪便。除了牛羚和斑马是这个舞台的主角以外,走在这条迁徙路上的还有约30万只汤姆森瞪羚和3万只格兰特瞪羚。不断壮大的迁徙队伍形成了一个触目惊心的浩浩荡荡的兽群。

责任编辑:李彤、蔡燕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