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卫平: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须坚持标本兼治(3)

齐卫平: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须坚持标本兼治(3)

核心提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标本兼治,必须形成党内整风与群众监督的合力。作风建设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的前途、命运,因而与人民的利益密切相关。

标本兼治才能保证实效

治党与治病相通,治本与治标关系的道理是一样的。但如果不从病源上根治,顽疾就会再生,旧病就会复发。“本”不治,“标”难愈,患病根源没有找到,治病就只能求暂时减轻病症的治标之方。标本兼治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保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关于八项规定实施有效,监督有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受到口诛笔伐,使党内外看到作风转变的良好态势。但人们仍存有担心:猛药的疗效能不能持续?作风建设是一场持久战,但不能成为“疲劳战”。扫除不良作风不能靠刮“台风”,假如“四风”问题只是时段性的收敛,“台风”过后就会反弹回潮。反对“四风”中,顶风作浪的必须严惩不贷,“风声紧,躲一躲;浪头大,缩一缩”的现象更要警惕。这不是无病呻吟,而是有疾而痛。“四风”久治不止,一次次条文规定压不住公款吃喝,一道道禁令管不了“白宫”县衙门的建造,作风建设陷入如此境地难免令人产生“审美疲劳”,从而对转变党风失去信心。因此,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能满足于党风转变的一时成效,而应着眼杜绝不良作风产生的长效功能。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标本兼治,必须始终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首要位置。思想建设是根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总开关”“总闸门”。共产党员的思想染上毒、生了病,作风的病症自然发作。领导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在反对“四风”中“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要挖根刨底,从思想的灵魂深处根治不良作风之源。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标本兼治,必须扎实地依靠作风建设的建章立制。转变党风靠觉悟,也要靠制度。治病下猛药可能会有立竿见影之效,但顽疾根除不可能是一日之功。保持药效最可靠办法就是循规蹈矩地坚持。通过密切联系群众的建章立制实现疗治“四风”的标本兼治,是保证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要求。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标本兼治,必须形成党内整风与群众监督的合力。作风建设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的前途、命运,因而与人民的利益密切相关。党的建设应走开放型的路线,坚持群众路线不引入群众监督的机制就难以真正落实,群众监督不到位,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不免成为空谈。

(作者: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系主任)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