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心铭:群众路线——从毛泽东到党的十八大 (5)

田心铭:群众路线——从毛泽东到党的十八大 (5)

核心提示: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个独创性成果,毛泽东是我们党实行这一结合、创立群众路线的代表。

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2002年十六大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是新世纪新阶段党的群众路线思想的集中体现。

“以人为本”一词历史上曾经在不同场合被赋予不同含义,在现实中也存在着不同理解。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的“以人为本”,其含义是什么呢?2007年党的十七大在确立科学发展观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时,对它的内涵作了全面阐述。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5](P12)

笔者认为,这段论述是我们党对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的“以人为本”的明确界定,我们只能按照这一界定而不能按照历史或现实中其他场合的运用来解读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这144字的论述中出现9次的关键词“人民”,是群众路线中“群众”的同义语,都是指“人民群众”。这段论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结合当代实际表达了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精神。

科学发展观对群众路线的体现,最突出的特点是把“以人为本”和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而核心是以人为本。这“第一要义”和“核心”的统一,从根本上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这就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谋求发展,始终有一个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归谁所有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了发展的不同性质、方向和后果。以人为本之所以成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因为它明确规定“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就把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要求在当代最重要的发展问题上体现出来,从而规定了发展的性质和方向,同时也就确定了我们的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统筹兼顾的发展。另一方面,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良好的主观愿望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正确的途径。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就指明了落实以人为本的根本途径。离开科学发展去讲以人为本,就会陷入毫无意义的空谈,或因背离客观规律而损害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新世纪新阶段,只有致力于科学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统一,是尊重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统一,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客观真理性和价值合理性的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因此,以人为本的理念,特别是它对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的明确回答,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又一集中体现。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