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如:基层党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新使命(3)

李君如:基层党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新使命(3)

三、基层党建的根本任务

十八大提出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一个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我认为,在这“三型”中,服务型是核心,学习和创新都要围绕着建设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去做工作。如果学习和创新做得好,但是不能把我党建设成为一个服务型政党,我们就会失去民心失去基础,党就会岌岌可危。因此,要把服务型作为整个党建的核心目标。对基层党建来讲,这是我们加强自身建设的一个根本任务。

首先,党的根本宗旨决定了建设一个服务型的马克思执政党,在基层建设一个服务型党组织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十分重要的。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群众史观、唯物史观的要求,也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提炼总结,同时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凝结。马克思主义讲,社会发展和自然发展都是有规律的,“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这是马克思和之前其他思想家不一样的地方。这一规律和自然界规律不完全一样,自然界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界自身的运动规律;社会规律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人又能参与其中活动。王侯将相和英雄人物之所以能在历史中发挥作用,并不是他们起了决定作用,归根到底是生产力起决定作用的。而生产力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政治上的英雄人物是有很大的贡献,但他们是在人民群众的需求中应运而生的,他们作用的发挥要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实现,所以,人民群众推动着历史前进,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社会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我们党把这一基本原理运用到中国革命建设个改革的实践中来,共产党应该是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为人民服务的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第二个源头是我们的实践。中国社会是一个多元社会,我们的人民范围很广,包括全国各族人民,各阶层人民。我们党要能在这片土地上承担起民族复兴的使命,就要依靠和服务最大多数的人民,所以我们党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革命宗旨,这是从中国革命实践中来的。

“民为邦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国家要以民为本。毛泽东“为人民服务”这一概念的提出最初是在对孔子“仁者爱人”思想的批判继承中提出来的,把“仁者爱人”转化成“为人民服务”。我们所说的为人民服务,既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运用,又是中国社会和革命中的一个特定的概括,同时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发扬光大,再形成我们的根本宗旨,这个根本宗旨是我们党最得人心的一个核心价值观。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共产党之所以能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之所有能够在革命中由挫折失败走向胜利、由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就在于我们高高地举起“为人民服务”这面旗帜,深得人心。所以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在今天改革开放年代尤其要把为人民服务这面旗帜高高举起。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建设服务型政党,这是党的根本宗旨在今天的体现,是我们党的核心价值观在今天的体现。

其次,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也是我们执政党的根本要求。这里就有一个执政党、政权和人民的关系问题。共产党人在革命胜利后要掌握政权,面临着一个很大的风险。政权有它的两重性,既可以用这个权力为人民谋取利益,也会发生权力使党异化的风险。工农阶级政党/共产党是在社会中产生,在社会中生存发展的,紧密同人民相联系的政党,一旦掌握政权以后,它的位置要在社会之上,要管理社会统治社会,于是就发生了一个问题:在社会中产生、依靠社会生存发展的一个政党掌握政权以后,位置变了,怎么能够继续保持住和社会的紧密联系、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如何防范工人阶级政党掌握政权以后被异化?马克思有两点考虑,第一,在掌握政权的时候,用法律和制度来制约掌握权力的领导人和干部;第二,让国家政权存在的时间短一点。

共产党要长期执政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有长期执政中如何防范我们的党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变成官僚主义者的大问题;有怎么防止党退化变质的问题。从小平同志领导改革开放,到江泽民通知提出“三个代表”,再到现在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都是为了破解一个难题:执政党在长期执政中怎么防止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防止自己变质。这里核心的问题就是在社会中生存发展的政党如何在掌握权力的位置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和密切联系。对执政党来讲,防止自己被权力异化要更加牢固坚定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更加坚定地去探索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方式方法,这也是为什么在十八大后我们要以民务实为主要内容来开展群主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我们讲,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一个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党执政的最大危险。如何直面和破解这一最大危险,就要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把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作为整个党建的核心问题。基层党组织即使是生活在群众中间,也要注意防止脱离群众。所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执政党建设的一个迫切使命。

再次,改革转型的社会结构也要求我们建设服务型党组织。改革的领导者是我们党,改革的过程中党又不断去适应这种新的形势,这种社会转型,这里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党、尤其是党的基层组织能够在改革中间每一个阶段、每一个攻坚的关头始终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去领导改革推动改革,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改革的需要,才能始终成为群众利益、群众诉求的代表者和实现者。基层党组织将群众诉求义不容辞地反映给上级组织和政权机构让其实现,这样党就可以长期地得到人民群众的信赖、拥护和支持。

所以,建设一个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服务型的基层党组织,有很多理由,其一:党的根本宗旨在今天的体现;其二,执政党党群关系的特殊复杂性对我们提出的一个迫切要求;其三,改革转型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

要把服务型党组织作为我们党的建设的核心理念确立起来。要建设服务型党组织,有些问题需要通过实践去探索,有些问题需要我们去公关解决,并通过实践去进行理论总结,希望我们这个论坛可以提供一些经验。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