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维斌:准确把握群众需求的新变化(3)

龚维斌:准确把握群众需求的新变化(3)

科学判断不同群众的差异需求

研究和把握群众需求是科学制定政策的前提。做群众工作,首先要了解群众的需求,如此,才能真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群众工作才能有的放矢。

科学判断群众的需求,要善于做调查研究,善于总结概括,分析判断共性需求和个性需求、基本需求和非基本需求、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当前需求和长远需求、一般需求和重点需求、合理需求和不合理需求。不同层次的政府、政府的不同部门在判断群众需求的时候,首先要关心职责范围内的群众需求,同时,也应该有更高更宽的视野,看到全社会不同方面群众的需求特征,在“交换、比较、反复”中把群众的共性需求和个性需求结合起来,既要有本位意识,也要有大局意识,从共性需求中看到差异化的个性需求,在个性需求中看到共性需求的要求和趋势。

不同群体对于满足基本需求的诉求不同。当前,从最值得关注的对象来看,普通群众和弱势群体的衣食住行需求,属于这个群体的共性需求、基本需求和基本权利,应得到充分保障;对于先富群众,要引导树立理性健康的需求观念,使他们的需求符合国情、符合社会主流价值、符合国家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从社会需求的内容来看,要高度重视普通群众的社会保障需求、发展需求、权利需求、文化需求、社会安全需求、环境安全需求、公平正义需求。从社会群体来看,应该关注青年人的就业需求和老年人社会保障服务需求。从城镇化过程中来看,要高度重视农民工和农村留守人员的需求,关注农民工及其子女能否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关心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健康成长问题,解决农村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的生产生活困难,关注就地城市化农民的社会需求以及就业困难群体的社会需求。在征地拆迁和企业改制中,要尊重群众的意愿,做细致的工作,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经济补偿、住房、就业、社会保险等基本需求要保障到位。从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增加就业的角度来看,应该对中小企业主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尊重,消除制度性歧视,为他们创造平等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就业是民生之本,目前大学生就业十分困难,需要给予特别关注,正在就业和立业的大学生面临着收入低、房价高、生活压力大等问题,也应该重视。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