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面对“国考热”,应做清醒“赶考者”(4)

【案例】面对“国考热”,应做清醒“赶考者”(4)

【启示与思考】

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优秀人才,最早大致追溯到隋朝的开科取士。隋朝统一中国后,曾一度实行原来的“九品中正制”。但是此时的世家大族已日趋没落,而寒门地主的势力则日益上升,“九品中正”制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为加强中央集权、扩大政权的阶级基础,大业元年(1605年)隋炀帝“置明经、进士二科”,以“试策”取士,在中国选举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科举制度从此开始了,其开创的选拔人才的方式也一直延续到现在。

尽管以“考”选才的方式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最主要体现在考核范围不全面,部分考试的考核方式也存在不科学的现象,最终容易忽视综合素质的考量和权衡,不利于选拔合适的人才。但是,在现行体制下,只要能够继续完善机制,考试还是为数不多的能够保证公平公正的选拔人才的方式。也因此,一年一度的“国考”有着其自身的必要性和公平公正性。

然而,每年国考都会出现有动辄就“千里挑一”、“万里挑一”的热门报考岗位。在考生自嘲是“炮灰”的同时,媒体也不厌其烦地对这些现象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报道和宣传,继而引发了社会对“国考热”的大讨论,其中不免有一些质疑的声音。

但是在笔者看来,面对“国考热”,我们应该要理性看待,作为考生,也应做一个清醒的“赶考者”。

首先,要有良好的择业观。天生我材必有用,坚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无论是哪个职业,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我们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就是为了将来能够用知识服务社会,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能做出贡献。因此我们不能只把目光放在考公务员这一条出路上,应该主动出击,迎接挑战,把心态摆正,把眼界放宽,理性看待公务员考试。在求职过程中,脚踏实地,勤勤恳恳,才有可能摆脱就业难的局面,在众人当中脱颖而出。

其二,要有合理的定位。公务员在外界的眼中是一种稳定、福利好、有一定社会地位的职业。用鞋子论来说,公务员这个岗位是一双外表好看的“鞋”,但并非人人穿上都“合脚”。在面临择业的时候,要合理定位,应该更理性地考虑自身是否适合岗位,是否能在岗位上发挥自身的优势,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如果所从事的工作并不适合自己,那将会是一种人才资源的浪费。

其三,要有正确的宗旨。公务员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是人民的公仆,必须具有奉献精神,必须勤政廉政,倘若把公务员看成权利和地位的象征,看成积累社会资本的砝码,态度的不端正,只会影响公务人员的整体形象。公务员,是以服务人民为职责的群体。考公务员,并不是为了过着安逸的生活,而是在明确自己所想所要所能承担责任的前提下所做的选择。

因此,“国考热”给我们带来的思考是多方面的,当一个人能够认清自身优劣势,认清就业形势,坚定自己的信念时,才能做出最理智的选择,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