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审计老兵”谈审计反腐(8)

[中国经济周刊]“审计老兵”谈审计反腐(8)

核心提示:他是“审计老兵”,见证了审计署自1983年成立以来的全过程,但公众熟悉他、熟悉审计署,更多的是从那些大案要案开始。从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王益,到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这些案件的查处都是发端于审计领域。

李仕彬

四川省内江市原副市长

2009年,审计署在审计中发现,李仕彬自2006年开始,协助民营企业骗取储备粮收购贷款2.99亿元,造成贷款较大损失。2012年12月,李仕彬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追缴违法所得12万元。

王益

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

2008年2月,审计署在审计国开行某贷款项目时,发现王益的秘书在其中有4万元非法收入。经调查取证,2010年法院认定王益受贿,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记者胡维佳据公开资料整理)

从审计地方政府到审计联合国

近年来,除了“着力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案件线索,促进反腐倡廉建设”,审计署还将“着力揭示反映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风险隐患,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着力监督检查惠民富民强民政策的落实情况,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等作为工作重点。

此外,中国审计团队还把“绩效审计”模式引入联合国,推动了预算改革,为全球治理做出了贡献。

审计地方政府债务:有一些地方融资平台存在违规违纪

7月28日,审计署网站发布消息称,根据国务院要求,审计署将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没有更多详细信息,却已一石击起千层浪。

事实上,2011年、2012年,审计署已经进行了两次大规模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2011年的审计,时间跨度从1979年地方政府发行第一笔债务开始,至2010年,共审计了8万多个单位、37.38万个项目、187.36万笔债务。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底,除54个县级政府没有政府性债务外,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共计10.7万亿元。

责任编辑:刘萌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