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这次“普查”之后,2012—2013年,审计署又组织对36个地方政府本级2011年以来政府性债务变化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结果在今年6月10日公布:截至2012年底,36个地方政府本级政府性债务余额38475.81亿元,比2010年增加4409.81亿元,增长12.94%。
密集对政府债务进行审计,使得众多猜测见诸报端,不乏“规模庞大、惊人”等字眼。
刘家义强调,从2012年的审计结果看,地方政府性债务处于“可控的范围内”,不必过度解读。但他同时表示,确有一些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存在违纪违规,必须查处。
刘家义表示,对政府性债务的新一轮审计,包括地方省、市、县、乡、村五级政府,同时也包括中央政府,“将会是一次彻底的摸底”。“目的是要把底数搞清楚,为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建立对策,怎样加强和规范地方债务的管理、建立健全和完善政府债务的形式,提供一些依据。”
对政府性债务的审计,要按照“见账、见人、见物”的原则,逐笔、逐项审核。“这次审计过后,对于搞清楚底数,我不敢说100%,起码95%以上是可以掌握的。对于加强和规范地方债务的管理,我认为毫无问题,现在中央已经采取了很多对策,只要我们把底数搞清楚了,其他相应的手段可以进一步采取。”刘家义说。
审计保障房:57.99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被挪用
对重点民生资金和民生项目的审计,是审计署2013年工作重点之一。8月9日,审计署公布了2012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结果。审计发现,57.99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被挪用,用以归还贷款、对外投资、征地拆迁以及单位资金周转等非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支出。在保障房分配管理问题上,1.13万户家庭重复享受保障性住房实物分配2975套,重复领取租赁补贴2137.55万元。
“不该享受保障房政策而享受了,这反映了管理上的漏洞。多年来,各部门之间缺乏信息沟通,形成了‘信息孤岛’。在保障房问题上,为什么出现有的人开着奔驰车住保障房,因为他登记的信息依然是若干年前的,现在情况已经变了,但信息没有及时更新,使得他可以蒙混过关。”刘家义说,这个案例也反映出“科学审计”的重要性,“科学审计的工作手段就是要信息化,中国审计的出路在于信息化。”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