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纠治“四风”到了不进则退的爬坡期、啃“硬骨头”的攻坚期,如果坚持不住、深不下去,不仅已经解决的问题会反弹,还会影响群众对党的信心、信赖,动摇党的执政基础。
使过风钻的人都知道,一旦触及岩石等最坚硬的部分,风钻钻头就会产生反弹反跳。如果没有狠劲巧劲,不仅钻不下去,而且会被碎石所伤。
当前,纠治“四风”到了不进则退的爬坡期、啃“硬骨头”的攻坚期。在感受教育实践活动所带来的阵阵新风清风的同时,一些官兵仍然存有这样的担忧:“刚打进去的钻头,会不会反弹回来?”
这种担忧并非多余。从风气建设的属性看,它具有反复性、顽固性,抓一抓有好转,松一松就反弹。从教育实践活动的阶段特点看,民主生活会开过之后,有的同志可能产生松懈情绪、“闯关”思想,认为“对上有了交代,对下也有说法”,没有必要再去较真碰硬;有的虽然交了账,但交得是否彻底要打个问号,承诺也有待兑现;整改问题,也只是一些面上的、显性的,深层次问题尚未真正触及。
实践证明,纠治“四风”,不仅要从最容易的地方入手,更要善打攻坚战、持久战、反冲击战,把钻头朝最硬的地方钻孔。
然而,钻头朝深处硬处钻,必然涉及深层矛盾。车子、房子、接待等问题,看得见、摸得着,规矩比较好定,操作相对简单,解决起来难度小一些。但是,端正选人用人风气、杜绝侵占士兵利益、严格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问题,牵涉到体制机制,不可能一蹴而就,朝夕可成。
不单是深层次的问题需要深入推进,就是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如不加以巩固深化,也会出现反弹,最常见的就是“换马甲”。比如,餐饮费严格控制了,会不会变成其它的开支项目?军车车牌减少了,会不会用地方牌照来替代?腾退住房的保证书写过了,落实起来会不会久拖不决?……这些问题虽是假设,但打打预防针不是没有必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